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说:“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
此前,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谈到:现在在高校学习的大学生都是20岁左右,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很多人还不到30岁;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时,很多人还不到60岁。也就是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2021年建党一百年,2049年新中国成立一百年),你们和千千万万青年将全过程参与。总书记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为学生“放飞青春梦想、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包括“营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流动”,“强化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帮助学生们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
由于大学生也是活跃网友,网上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帖文不少。从这方面的舆情,可以看出为这支“中国梦的主力军”健康成长、释放青春能量,对他们,社会各界和政府部门还可以做些什么。
就业季:市场竞渡需舟楫
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699万人,而今年高达727万人。北京大学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发布的一份调查显示,今年新就业大学生的平均月薪只有2400元左右,呈逐年下降走势。其中,四成大学毕业生还在“啃老”。
“前程无忧”网站发布《2014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报告,显示大学生平均参加8.4家雇主的面试,才能获得自己的第一份正式工作。
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就业竞争尤其激烈,即使勉强找到一份工作,但价位在“十潘”以上(网友调侃的“潘币”,一潘等于1000元)的高房价,也让平民子弟难以安家。一些人被迫“逃回北上广”,到家乡二三线城市发展,但二三线城市更是一个“人脉社会”,没有特殊家庭背景,有时更难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有人只好“逃回北上广”。
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率?从源头说,是改进高等教育的市场适用性。据媒体报道,教育部的改革方向已经明确:国家普通高等院校1200所学校中,将有600多所转向职业教育,转型的大学本科院校正好占高校总数的50%。据说,1999年全国高校扩招后“专升本”的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将转型为职业教育。
民建中央副主席、经济学家辜胜阻提出过一个很有吸引力的建议:抓住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计划(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以及物流业),以国家高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大学生创业园为载体,鼓励大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
现阶段在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中,大学生的求职成功率经常不如农民工。从前三十年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转入“经济增长新常态”,经济增长率回落,速度“下台阶”,但效益需“上台阶”,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大学毕业生可以在高新技术产业找到用武之地。资料表明:2007我国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只有1.2%,远低于美国大学生实际创业人数近20%的比率。如果600万大学毕业生中有10%选择创业,按照“一人创业带动3人就业”的倍增效应计算,将解决240万的大学生就业问题。
为此,需要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创业资金支持,依托科技园区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为进入园区和孵化基地的大学生创业企业,提供免费或优惠的办公场地、创业辅导、孵育保障,促进更多大学生实施以技术创业带动大学生团队和社会就业。
例如,工信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指导实施“国家信息技术紧缺人才培养工程—大学生就业创业计划”,就是用朝阳产业带动大学生就业的一项尝试。
“吊丝”、“蚁族”:克服边缘化心态
“吊丝”,是小人物的自我认同和自我减压,集辛酸和恶趣于一体,在插科打诨中表达出对社会发展机会不均的“集体焦虑”。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祝华新曾撰文分析这个不雅词汇的社会背景:改革初期,包产到户使广大农民脱贫致富,个体户政策使城镇居民受益。然而,近年来,底层向上流动的通道日益壅塞,在一些地方、一些行业,权力与资本结盟垄断发展资源,社会土壤趋于板结。
与“吊丝”语义相近的,还有“蚁族”,形容低收入聚居群体。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廉思教授带领的“蚁族”研究课题组,从2008年到2013年发布过三次“蚁族”报告。他给“蚁族”下的定义,是城市中的“在职贫困者”。这些人首先是代际性贫困,“蚁族”很多来自农村,父母大多务农,受访者父亲初中以下占49.2%。因此,“蚁族”很难从家庭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和社会资源。“蚁族”来自普通高校和民办高校的占81.4%,聚集地主要选择城乡接合部,平均居住6.4平方米。
另一个词“蜗居”,因作家六六的小说《蜗居》改编成电视剧热播而闻名,包括但不限于指代居住地局促窘迫的大学毕业生。
从“吊丝”、“蚁族”到“蜗居”,一个国家的青年知识分子社群,如果长期处于这样一种边缘化生存状态和社会心态,有损年轻人对社会、体制和国家的向心力。毛泽东当年在莫斯科大学对中国留学生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当前需要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创业、茁壮成长,提供丰沃的土壤。能不能给年轻人,特别是年轻知识分子,以职业的安全感,社会的温暖感,人生的豪迈感,是夯实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础。
呵护“天之骄子”,扶持“青年近卫军”
80年代,大学生特别是名牌高校的大学生曾经被誉为“天之骄子”,全社会倍加宠爱。后来,在社会转型的摩擦和市场经济的竞争中摸爬滚打,这些初出茅庐的大学生也饱尝了坎坷磨难。“天之骄子”不是说可以不受法律的约束和市场竞争的挑选,但爱护大学生就是爱护国家的未来。有学者提出,中央政府能否推出一份大学毕业生就业振兴计划?各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民政、工商等部门,各级团组织,各高等院校,都需要为解决好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一起开动脑筋,送去温暖。
9月5日兰州文理学院门口发生的城管打摊贩事件,事后发现被打的是该学院刚毕业的学生,在校门口摆摊,向新生卖水杯等日常用品时与城管发生争执继而被打。这就更加值得警思。大学毕业生在母校门口摆摊谋生,令人难过。包括高校门口的城市秩序需要维护,但如何给这座城市相对较高素质的青年群体提供宽松而充分的就业选择,难道不更值得地方政府自责和发奋努力吗?
学者周天勇在微博发出“微谏政”:“今年720万大学生毕业,他们摆点摊,谋点生活,真不容易,他们不向国家要失业救济,就给他们一条生路吧!”他呼吁政府高度关注#兰州城管暴打摆摊大学生#事件。
习近平总书记说,今天的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年轻人活力四射,富有创造力,“主力军”也是“近卫军”。前苏联作家法捷耶夫的《青年近卫军》,曾令我们的父辈激动不已。在法西斯德军侵入后,一批豆蔻年华的苏联男女组成“青年近卫军”,散发传单,破坏敌人交通,收集武器,抢救被俘同志,处死叛徒,夺取敌人粮食、军装、弹药。“近卫军”原指扈从、保卫的部队,后延伸为军队中的精锐之师,更多的是一种荣誉称号。对于我们的父辈来说,“近卫军”是一面永远向前的旗帜,一个无坚不摧的青春群体。无论是国家发展还是个人创业,都需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顽强和韧性,需要法捷耶夫笔下的那份热血和赤诚。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攻坚战,需要冲破利益固化的藩篱的胆识,需要排除“左”的或右的极端主张的干扰。在市场化改革启动二十多年后,成熟人群容易限于现有利益格局而各执一端;每年700万左右较高科学文化素质的大学生迈入社会,为社会输入新血。因此,做好大学毕业生的工作,就是稳定未来三四十年国民主力人群对国家体制的信心,对于政府做大做强主流舆论,稳定人心,激发积极向上的国民心态,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如果很好地解决了每年700多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创业问题,就为“中国梦”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民意基础。这些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素养的大学生,紧密团结在矢志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央领导集体周围,将极大地增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