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07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路通了,京津冀才能“心连心”
时间:2014-09-06 22:40:00  来源:东北新闻网  作者:安逸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在国家大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今天,交通问题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京津冀一体化的进程。

  近日,河北省香河县王店子村村民王志忠赶到村边的潮白河渡口,把一车菜推上了摆渡船,河对岸就是北京市通州区,王志忠说“总说修桥,压根没修呢,头好几年就说修桥修桥,现在也没修”。因为省际公路上的大桥距离太远,这个渡口已经成为两地村民往来的“要道”。要连好桥就必须先得修一条新路,这么多年来,村民们没少看到两地相关人员到村子里调研,但桥却始终没有修起来。

  据统计,河北和京津之间有18条“断头路”和24条“瓶颈路”,其中包括京昆、京台、京秦等4条“京字”打头的国家级高速;而河北省内各地的断头路更是高达11300公里。国家发改委城市中心综合交通规划院院长张国华说,“断头路”难修是难在达成共识,“因为道路他的建设资金通常是来自于各级政府的公共财政,这样不同的地区他有不同的财政,这种道路建设的安排上,无论他的规划上还是在他的建设持续上,这样在各级政府之间是缺乏统筹的。”

    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表示,打通“断头路”,是京津冀交通纾困的首战:“之所以形成断头路,首先是个行政区划的原因,都是各有各的考虑,但是现在是翻开了新的一页,我们现在讲京津冀一体化,基础就是交通一体化,现在三地都把交通作为协同发展的先行领域。现在正在协商先要把断头路全部打通,所有的断头路在一两年间就会全部打通。”京津冀交通一体化,从图纸走向现实,土地和资金是很大的瓶颈。对于财政并不富裕的河北来说更为显现。京昆高速河北段与北京段对接工程已经开工,24公里造价20.86亿元,资金压力很大。而对于北京和天津,由于征地补偿高,相应造价也高,承担新增项目的压力很大。很多事情是因为首都产生的,既然是首都,就以这个首为切入点,跟中央的财税放在一起,组成一个首都财政,主要是解决因首都而产生出来的一系列问题,包括交通枢纽的贯通联系问题,尽早消除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障碍。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