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陕西古寺迁建16年后烂尾 资金不足接待费逾百万
时间:2014-09-01 12:28:36  来源:澎湃新闻 

  因为修建水库腾地,白居易《长恨歌》创作地仙游寺被拆迁,至今16年过去了,当初计划的复建工程却已成烂尾工程。

  8月25日,澎湃新闻记者来到陕西周至县实地探访发现,该寺僧人和佛像委身在几间临建房中,寺院核心建筑大雄宝殿只建成砖石结构的地基,且已被荒草覆盖。而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国内首例古塔拆迁复建的实施对象——法王塔也只是主体完工,古塔核心地宫仍未封闭。

  澎湃新闻获取的多份文件显示,这一被称作拆迁复建的工程,其实是拆迁扩建。占地97.3亩、建筑面积962平方米的仙游寺,在拆迁复建时,占地面积被扩至155亩,而建筑面积则达到4200平方米。

  文物部门批复的工程总投资为3500万元,资金由水库建设方西安市黑河水利枢纽工程指挥部(以下简称黑河办)承担,但后者在审定迁建费时,投资概算却缩水一半,为1746万元。后经西安市政府批准,最终执行的迁建经费再次缩水,仅为1500万元。

  8月中旬,仙游寺迁建成烂尾工程一事被曝光后,引起当地政府重视。周至县在向上级汇报时,将烂尾原因归咎为“实际投入的建设资金与最初省市文物部门批复的拆迁重建费用概算金额差距较大,致使仙游寺迁建工作未按照原来规划全面完成。”

  虽然建设资金“捉襟见肘”,但澎湃新闻获取的一份文件显示,该工程还产生了一些其他费用:公务费91.81万元,接待费28.49万元,购置车辆费16.28万元,车辆(使用)费31.57万元。此外,还给周至县政府借款10万元。

  僧人、佛像委身临建房十几年

  陕西周至县仙游寺始建于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年),时称“仙游宫”。隋仁寿元年(601年),杨坚为了安置佛舍利,在仙游宫建法王塔,仙游宫由宫改寺。该寺“四山环抱,一水中流”,为文人墨客所青睐,白居易的《长恨歌》便在此创作。

  1992年,仙游寺被评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仙游寺中的法王塔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现存的唯一一座隋代砖塔。1998年,为了配合西安市黑河引水枢纽工程建设,国务院批准对仙游寺和法王塔进行异地搬迁保护,新址位于距原址约2公里。

  不过,16年后的今天,上述工程仍未竣工。

  8月25日,澎湃新闻记者来到周至县马召镇,实地探访仙游寺。在马召镇金盆村北的山梁上,远远便可看见矗立着一座古塔,这是在迁建工程中唯一主体完工的项目——法王塔。1998年,法王塔在拆迁时发现地宫,并出土10颗隋代舍利子,因而名噪一时。

  公开资料显示,法王塔迁建是中国首例古塔搬迁复建工程,塔身的50多万块古砖在拆迁时被逐一编号用于复建。2003年6月15日,法王塔复建工程主体完工。不过,该塔地宫至今未能封闭,塔身搭建的脚手架也未拆除。

  僧人常海介绍,法王塔数十米外的一处高台,是大雄宝殿的地基,目前已被荒草覆盖。

  迁建前的仙游寺除了有大雄宝殿和法王塔,还有天王殿、观音殿、地藏殿、法堂、钟楼、鼓楼等建筑和逼水塔、逼风塔、普同塔等墓塔。

  但目前,上述建筑大多没有复建。十几年来,僧人和佛像只能委身在17间临建房中。临建房所在的小院门口,有两间逼仄的门房,其中一间里面悬挂着一口明代大钟,一位居士表示,替代钟、鼓楼的门房,是僧人和居士筹资修建的。

  迁建资金落实不足一半

  导致仙游寺迁建的是金盆水库,这是西安黑河水利枢纽工程的一部分,该工程旨在解决西安城市饮水问题。常海说:“西安市民的饮水问题是大事,我们服从大局同意搬迁,但谁知道结果是这样。听说投资上千万,钱去哪儿了?”

  澎湃新闻获取的西安市文物局文件显示,国家文物局1998年批复同意搬迁仙游寺及法王塔规划方案。

  陕西省文物局批复文件显示,总投资调整为3500万元,费用不含拆迁前期的原址现状实测、文物勘探、考古发掘、规划设计、新址钻探、征地、场地平整等费用。

  按照文物法规定,仙游寺搬迁复建工程费用需由水库建设方黑河办承担。2001年,黑河办与陕西省水电设计院对上述经费进行审定,此次审定结果比文物部门批复的总投资缩水一半,仅为1746万元。

  2001年5月14日,西安市政府下发《关于仙游寺专项复建工程投资的批复》,在该批复中,复建工程总投资再度缩减至1500万元,由周至县政府包干使用,组织实施。

  2014年8月中旬,仙游寺迁建成烂尾工程被曝光后,周至县向西安市政府办公厅汇报称,截至2008年6月,黑河办共拨付搬迁经费1306.766万元,已全部用于仙游寺搬迁复建工作支出。

  上述汇报材料显示,2001年至2009年,先后完成了新址道路、管道铺设、法王塔复建、大雄宝殿基础、观音殿主体、景区一期绿化等工作。仙游寺大雄宝殿、地藏殿、藏经阁、仙游寺博物馆、白居易纪念馆等建筑因建设资金不足未完成。

  而周至县文体局向西安市文物局的汇报材料则显示,目前已完成的工程建设还包括临建设施48间(其中文物所31间、寺院17间),临建博物馆及景区入口南、北山门,共花费1700万元。

  但对这一说法,僧人常海并不认可,他说:“没有南北山门,也没有观音殿,所谓的观音殿主体,不过是荒废的项目部,那上面还挂着项目部的牌子呢。一期绿化只是在法王塔旁边种了些手腕粗的柏树。”

  公务接待、车辆购用费168万元

  千年古寺迁建16年竟成烂尾工程,在周至县向西安市文物局的汇报材料中,将烂尾原因归咎为“实际投入的建设资金与最初省市文物部门批复的拆迁重建费用概算金额差距较大,致使仙游寺迁建工作未按照原来规划全面完成。”“目前仙游寺建设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资金缺口很大,最初省市文物部门批复的建设资金仅落实了不到50%。”

  但是,周至县在使用“捉襟见肘”的迁建经费时,还有另外一笔支出。2007年10月,周至县仙游寺搬迁领导小组就经费使用情况,向西安市审计局递交了一份报告。报告显示,经费支出分为六类,其中专项会议、购置设备费、管理费、其他暂付经费开支则达到270多万元。

  后者包括,购置车辆费16.28万元,车辆(使用)费31.57万元,设备购置14.76万元,电视台转播地宫发掘费10万元,接待费28.49万元,公务费91.81万元等。此外,还给周至县政府借款10万元。

  上述报告还显示,法王塔迁建工作支出412.67万元,大雄宝殿基础监理费为3万元。资料显示,承接法王塔及大雄宝殿迁建工程的是西安市园林建设公司,该公司垫资建设完成639万元的工程量,却只拿到了336万元工程款,于2003年被迫停工,讨债至今。

  针对此事,澎湃新闻记者曾前往周至县文体局文物科采访,但该科室负责人称,由于年代久远,且他也不是经办人,有很多问题说不清楚。针对此事,西安市政府已介入调查。

  据周至县文体局给西安市文物局的汇报材料显示,除了寺庙区的多座建筑未完成外,文物展示区的仙游寺博物馆、白居易纪念馆、碑廊、画廊亦未完成,而仅完成文物展示区建筑,便需要1130万元。

  当地一位了解此事的人士称,在这个迁建工程中,当地政府想借拆迁扩建寺院,打造旅游景点。但出资方又不愿当“冤大头”,投资缩水了,但规划没变,所以造成今天的结果。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