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8-18 22:29:37
来源:东方网 作者:沈栖
初旅云南,春城昆明的美景委实令我心旷神怡,但给我留下难以忘怀印象的,则是大理、景洪、西双版纳那些少数民族地区中的传统古村落。据悉,迄今,云南省共有294个古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占全国传统村落总数的1/5,位居全国之首,被国家划定为“具有保护价值和发展潜力”的六大组团之一。
然而,该省诸多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传统村落正面临着生存危机。位于会泽县娜姑镇的白雾村便是一个显例。
史载:白雾村是西汉时期西南夷道上的重要驿站,又是明清时期的万里京运第一站。随着明清时期会泽铜矿的大量开采,这里成为了陆运京铜的起点干线和商贸重镇,建有会馆、祠堂、庙宇等10多座,商号150多家,历年有汉、彝、回、白等多民族居住。现如今,虽说狭长的白雾街尚保留着当年的格局,但,两侧矗立的20多座明清风格古建筑已岌岌乎危哉!歪歪扭扭的门梁,斑驳开裂的墙体,破败不堪的屋顶,日见腐烂的柱基,似有倾覆的楼宇,一片狼藉!虽然当地也曾对文庙、三圣堂、古戏台、湖广会馆等建筑进行过修缮,但仍有70%以上的传统建筑处于“原生态”而无以维修。有识人士惊呼:“再不保护,白雾村就要消失了!”
传统村落堪称中国农村的根脉,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村落,更是我国多民族社会的历史见证。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早在2005年就指出:“古村落是中华民族最大的文化遗产,其价值不比万里长城低。”在他的倡议下,我国住建部、文化部、文物局、财政部联合启动了中国传统村落的调查与认定,相继颁布了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共1561个,将之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项目;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申报普查工作目前正在全国紧锣密鼓进行之中。任何古村落不仅能给人们带来惊奇的感觉,更在于它能让人们了解更多的有关创造它的民族及其文化。恰如文物保护专家阮仪三所说:“一个古村落的消失,便是一个历史细节的泯灭”。鉴于此,我们理当呼吁:别让“白雾村”悄然消失!
人们都说: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此言不差,这是城市本质的回归。但在我看来,乡村尤其是古村落,让城市更向往。其魅力:一、在于自然生态。人们在与乡土的厮守和融入中,感受着土地的博大与包容,体验着生活的质朴与厚重;二、在于文化认同。人们透过乡土人情、生活智慧、草根信仰,传递着传统的道德规范和交往规则,馈赠给现代人难能可贵的价值资源和心理归依;三、在于历史记忆。千百年来形成的村落空间,无论是民居还是祠庙抑或其他遗址,都镌刻着生命的年轮,它是先贤生长的摇篮,更是现代立人的基石。
像白雾村这样的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囿于环境闭塞、资金不足、基础设施薄弱等客观因素,在发展过程中步履维艰。近年来,白雾村也打出“发展旅游”的旗号,设置一些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旅游项目以招徕游客,似乎白雾村走向了社会,寻找到了一个理想归宿。其实,旅游开发对传统村落而言乃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村落依托自身资源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既改善当地居民生活,也可给修缮维护古建筑提供一些资金;另一方面,过度挖掘传统村落的经济价值,势必会对传统村落文化造成新的破坏,倘若再加上规划不良,乱建客栈、餐馆、酒吧,使得传统村落不伦不类,它还是传统意义上的古村落么?今日之白雾村就陷于如此的两难困境。
在我看来,保护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村落,资金投入以强化修缮固然亟需,但更为迫在眉睫的是整体规划,明确:哪些可以开发旅游?哪些应当缓行?即使开发旅游,如何适度限量?如何与保护设施同步跟上?切莫光图眼前利益,将传统村落视为“摇钱树”、“聚宝盆”,过度开发,竭泽而渔,结果诸如白雾村这样的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在我们这一代手中丢失,愧对历史,愧对子孙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