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8月5日电 (记者盛卉、实习生刘雅萱)湖北省人社厅官网7月31日发布消息,该省已于近期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全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确立了湖北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方向。这是7月1日《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以下称《条例》)施行以来,全国范围内首份省级《意见》“落地”。
那么,湖北省的《意见》是如何将《条例》“落地”的?落地后是否真的可以“落到实地”,是否具备可操作性?人民网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进行解读。
专家认为,湖北出台的《意见》率先将《条例》中的聘用制度、岗位管理的条文规定进一步细化并设定了时间表,是一次由“制定规划”走向“积极落实”的突破,是制约“萝卜招聘”的有力抓手。但人事制度改革涉及到薪酬、社保、财政分配等多方面,如果这些核心、关键问题没有配套改革制度,将制约聘用合同制的实施效果。
聘用合同制是重点 落实依然任重道远
事业单位是以提供各种社会服务为直接目的社会组织。由于管理体制问题造成了产权模糊、人员僵化等问题,成为改革中“深水区”里的“硬骨头”。
《条例》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规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行政法规,其第四章对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之间的聘用合同做了条文性的规定。
湖北出台的《意见》进一步提出了细化聘用合同,“约定双方的责任、义务和全力”,“建立按岗位聘用、依合同管理、按合同考核为主要方式的用人机制”等具体实施办法。
“此前,事业单位改革的成效尚不明显。”国家行政学院龚维斌教授对人民网记者说,湖北的《意见》率先将中央决策落到实处,建立由市场决定配置的人事管理体制,细化聘用合同制,激发用人活力,是一次由‘制定规划’走向‘积极落实’的突破。但人事制度改革涉及薪酬、社保、财政分配等多方面的问题,很难“立竿见影”的看到效果。
《意见》的时间表指出,到2015年,全面建立聘用合同制度,完善岗位管理制度,普遍推行竞聘上岗制度,建立健全考核奖惩制度和解聘辞聘制度。
事实上,聘用合同制的实施,就意味着“岗位终身制”的“铁饭碗”落空。记者观察到,在荆楚网就“聘用合同制”对网民展开了调查,从“支持”和“质疑”的选项设置看,公民对其可实施性也有诸多质疑。
“湖北省的‘落地’文件如果仅仅是针对聘用合同制,那就没有多大实质性意义。”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聘用合同制自2003年启动以来,在很多地方都流于形式,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事业单位的养老问题、工资收入问题没有解决。如果这些核心、关键问题没有配套改革制度,只在聘用合同制上做文章,那么效果非常有限。
人社部可执行方案下半年出台 《意见》推进将获支持
从《意见》的时间表上看,到2020年,形成健全的管理体制、完善的用人机制和完备的政策法规体系。即加强人事制度政策法规体系建设。研究制定与《条例》相配套的各项实施办法,建立完善岗位设置、公开招聘、聘用合同、竞聘上岗、考核、培训、奖励、处分、申诉、工资福利等各项政策制度,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人事管理制度体系。
龚维斌说,人事管理制度体系一旦形成,将极大的推进湖北省事业单位的改革。从时间表上看 ,体系的建立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需要配套的薪酬、社保、财政投入政策的支持才能成功。
“配套细则的出台,与《条例》间隔的时间不宜太长,时间越长遇到的事情就会越多,最好不要超过半年,否则会冲淡改革本身,影响《条例》的权威性。”汪玉凯说,倘若由某一个省份单独制定这些体系,则容易“乱套”,需要由人社部牵头统一制定。
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在7月25日二季度例行发布会之后对媒体表示,上半年出台的《条例》只是一个大的框架,下半年人社部将在基础上出台一系列可执行的方案,包括工资制度、养老制度,这些都将于今年年底完成。
从时间上看,今年下半年人社部有望密集出台的方案,将为《意见》的推进提供政策支持。
岗位管理制度细化 有望制约“萝卜招聘”
《条例》中的第二章对“岗位设置”做了条文上的规定,指出要明确岗位类别和等级,按国家规定设置岗位等。
湖北省的《意见》将之进一步细化,并创新性的提出了“推进岗位设置制度科学化”、“探索建立特设岗位设置管理制度”、“管理岗位职员制”的目标。
此外,湖北省还就岗位动态管理、专业技术二三级岗位人员领军作用的发挥、三类岗位交叉竞聘等提出了明确任务。
事实上,自改革开放以来,事业单位的岗位管理就有很重的行政色彩,“惟上是从”的“官本位”管理体制成为制约事业单位人员发展的桎梏,一定程度上也是其吸引人才的“短板”。
中央党校的林喆教授对记者说:“事业单位人员属于非国家公职人员,岗位管理不应具有行政色彩。《意见》将《条例》中的岗位管理制细化,是制约“萝卜招聘”、“暗箱操作”的有力抓手。”
林喆说,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需解决的问题是改革开放几十年以来所积累和诟病的,久积成疴,积踵难治。湖北在岗位管理和聘用制度改革中的举措值得借鉴,但各省要结合自身情况实事求是,在人社部政策的指导下,有针对性的完善制度,展开工作,防止“一阵风”式的改革干劲,而让改革成果流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