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别地方通过乔装打扮或偷梁换柱的办法,让本该淘汰的落后产能重新上马;通过降低环评门槛或“先上车后补票”的办法,引入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把调结构、转型升级等要求抛在脑后。
近几个月来,国家打出一系列“微刺激”组合拳,例如定向降准,支持棚户区改造,鼓励发展新能源项目,加速推进铁路、公路、水利等工程建设。各地也开始加大投融资力度,加大相应领域的项目建设力度,对于缓解经济下行压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此次“微刺激”并非不分行业的全面刺激,部分刺激措施同时也是改革和调结构措施。“微刺激”的目的应该是激活经济发展的正能量,不能为了增加GDP而不顾生态环境,比如不能把资金往重化工大项目、甚至是高污染高耗能大项目上一投了之。
但是,确有个别地方打着稳增长、惠民生的旗号,通过乔装打扮或偷梁换柱的办法,让本该淘汰的落后产能重新上马;通过降低环评门槛或“先上车后补票”的办法,引入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把调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抛在脑后。
发展是硬道理,“硬发展”却没道理。通过“硬发展”来解除环保约束或降低环保要求,虽然能够获得短期经济增长,取得一时的明显政绩,但加大了长期环保压力,留给继任者的是“黑色遗产”,也会影响公众的民生福祉。
当经济增长放缓时,就悄悄松开环保“闸门”;当环保压力加大,节能减排目标难以完成时,就临时抱佛脚,采取拉闸限电等办法,这种随便拿捏、摆布环保的做法,实际上是将领导意志、地方利益凌驾于环境法律、法规之上,对生态环境破坏力极大。
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长期性、艰巨性,需要付出持续不断的努力,扎扎实实地推进。环保工作断断续续,环保力度时轻时重,只会不断加大环境压力,不仅不能减少污染存量,还会持续增加污染增量,最终导致解决环境问题的成本呈几何级数上升,污染总量难以控制。
让各级领导干部真正重视环保、“不敢越雷池一步”,需要建立完善政绩考核和终身责任追究制度。环境保护是政府重要职能,应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大幅度提高生态环保指标在政绩考核中的权重,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同时,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并严格实施终身责任追究制度,营造不能、不敢盲目决策的制度环境。
让“环保高压线”名副其实,严惩任何敢于越过“红线”者,让违法违规者付出沉重代价,才能促使地方政府对辖区环境质量切实负责,始终对污染保持高压态势,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