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是拉动城乡经济发展的引擎,缩小城乡二元鸿沟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桃源县坚持“工作重心向城镇转移、工作力量向城镇摆放、项目资金向城镇倾斜”方针,城镇化呈现出中心带动向整体联动转变、注重硬件向软硬兼施转型、城乡二元向城乡一体转化的良好态势。作为县一级来讲,我们认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应突出一个中心、坚持一个原则、搞好一场改革。
一、突出一个中心,强化三大支撑。县城是农村的行政、生产、服务中心,属乡村之“首”和城市之“尾”,县域新型城镇化应突出县城的中心地位,强化县城的支撑能力。一要强化规划支撑。规划是城市发展的龙头,城市先有规划后有建设,规划越好发展越快。近年来,我们高度集中规划管理权和用地审批权,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一张蓝图管到底”,邀请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完善了县城总规,完成了生态、交通、部分市政设施专项规划,正在编制东南西北四片的控制性详规、县城规划区内15个村庄规划、“智慧城镇”规划,即将启动重点部位的修建性详规,正真做到规划引领发展,规划管控发展,没有规划不建设,所有建设依规划。二要强化产业支撑。产业是城市发展的支撑和动力,城市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和依托,二者有机融合,不可分割。近年来,我们着力推动县城建设与工业园区发展、园区发展与产业布局、产业发展与资源利用“三个一体化”,在县城北部打造了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园,每年完成基建投入5000万元、建设标准化厂房6万平米、引进亿元项目5个以上、解决就业5000人以上、扩大园区1.5平方公里。预计到2017年,入园规模企业达25家以上,容纳就业3万人以上,逐步达到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统一,正真实现“就地城镇化”。三要强化服务支撑。城镇化的核心是农业人口市民化,让进城人口留得下、过得好、有尊严。为此,我们将以“三保三就”为重点,积极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延伸,在非公企业推广住房公积金制度,放开公租房申请条件;允许进城人员自主选择城市或农村基本保险;每年完成9000人就业培训,优先安排失业下岗人员、失地无业人员、就业困难对象、零就业家庭就业;实施“三年行动”计划,每年新增城区学位4000个,帮助农民工实现“职业上从农业到非农业、地域上从农村到城镇、身份上从农民到市民”的三维转换。
二、坚持一个原则,加速三个融合。新型城镇化不是城乡二元分割,也不是单纯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应是中心城市、大县城、小城镇、新农村“四位一体”协调发展。一要加速市县融合,实施融城战略。新型城镇化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对县域而言,就是要以市为中心,加速市县融合,实现功能互补。所以,我们将实施干线融城、旅游融城、功能融城、产业融城“四大战略”,加快“东接常德市、经桃源火车站横跨沅江、南连桃花源”的桃花源大道建设,打造“东接柳叶湖、经沅水风光带、南联桃花源景区”的“大美桃花源”核心旅游线,推进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与市城区融合,发展与市区千亿工业走廊相衔接的产业链条,建成名副其实的常德次中心城市。二要加速县乡融合,构造城镇群带。县域作为新型城镇化的主阵地,发展主要途径就是打造城镇群和城镇带。为此,我们将以县城为中心,县城周边四增长点为“四极”,东部常张高速、南部常吉高速、西部张新高速、北部热黄线、中部黔张常铁路为“五带”,构建“五带四极多点”的县域城镇网络,带动生态美镇茶庵铺、边贸大镇热市、流通重镇漆河、产业强镇盘塘、卫星名镇陬市、区域要镇三阳、旅游名镇兴隆街等20多个乡镇特色发展,逐步实现县乡互动、以城带乡、城乡一体。三要加速镇村融合,建设美丽乡村。城镇化的目标最终点是消灭城乡二元,实现城乡一体。对此,我们将以每个乡镇至少建立一个美丽乡村为契机,以集镇周围发展1-2个中心村为示范,以常桃沿线城乡统筹示范带为重点,在每个中心村构建一个居民点,引导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保障性住房往中心村延伸,引导农村人口往居民点集中,形成中心村辐射带动3至5个行政村的30分钟公共服务圈,构建集镇—中心村—居民点的村镇格局网,建设生态良好、生产高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
三、推进一场改革,破解三大瓶颈。改革是当代中国的最大红利,也是推进城镇化的强劲动力。新型城镇化作为一项综合性、科学性和前瞻性事业,必须大力推进改革创新,不断破解发展瓶颈、激发发展活力。一要破解生态保护瓶颈。好生态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新型城镇化必须坚守生态红线,放大生态优势,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近年来,我们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构建了“一江两岸、一城四片”的县城功能分区,积极融入沅江山水风光,加快打造沅水两岸3平方公里“梦幻桃花岛、欢乐水世界、滨江世纪城”,推进“三改四化“工程,加速扩容提质,建立绿色学校、园林单位、生态宜居小区,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和国家级生态县;节约集约国土资源,成为全国模范县,真正让居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二要破解资金筹措瓶颈。新型城镇化,人是核心,钱是关键,并且城镇越发展越需要多元的投资渠道。近年来,我们推动城市建设市场化、资金筹措多元化、资金利用效益化、基础建设社会化,2014年将获取地产税费2亿元以上,实现贷款融资3亿元以上,发行城市建设债券5亿元以上,综合运用连片打捆开发、BT、BOT等模式引进商业投资10亿元以上,特别是通过向上争取,桃源水电站、桃花源大道、黔张常铁路等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将完工或建设,会极大地促进县城拓展。三要破解城镇管理瓶颈。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城市管理是城市政府的首要工作。对此,我们综合运用行政、市场、社会手段,推进城镇管理“一改四化”;整合社区、城管、城建、规划等部门,完成控违拆违1.6万平米,改造棚户区2000多套;引导全民参与城镇管理,创建国家文明县城和智慧城镇;统筹民政、社保、医疗、教育、通信、金融等功能社区化运作,推进环卫清扫、渣土运输、市政设施维护等职能市场化运行,用有限资源条件完成宽泛的管理职责,构建起“横向部门合作,纵向全民参与”的管理体系,建设完美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