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一体化是当下最热的关键词之一。一旦讲京津冀,必讲北京,而讲北京肯定要讲城市病。因为,北京显然已经病得不轻。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城市得病跟人得病是一样的,这说明要治好城市病是需要很长时间的,今天的北京有点像过去英国的伦敦,但北京的人口规模比伦敦要大得多,而环境资源承载力却比伦敦要差不少,因此,给北京治病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据不完全统计,2013 年珠三角(含港澳的小珠三角)GDP 约65000 亿元,人口5493 万,人均GDP 约13 万元(不含港澳约9 万元)。2013 年长三角GDP 逼近10 万亿元(97760 亿元),人口1.59亿,人均GDP 约6.15 万元。2013 年京津冀GDP 首次突破6 万亿元,人口1.04 亿,人均约5.77 万元。
以上的数据表明,京津冀尽管拥有二个直辖市,但经济总量与人均GDP 都比不过珠三角和长三角,在京津周边没有特别突出的中小城市,说明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还出现了环京地区贫困带,表明京津冀在发展模式上是否科学很是值得反思。
长期让笔者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北京拥有首都所赋予的政治、行政、文化、教育、医疗、金融、商业等优势资源,全国各地特别是北京周边地区的大力支持,以及北京市政府首屈一指的执政为民的施政理念,为何北京还发展不好?还要得病?
日前,笔者在乘坐出租车时,一位的哥分析北京患病的病因是“在办公室闭门造车造出来的政策造成的”。他认为,政府应该多听听各行各业的意见,应该听听老百姓需要的是什么,像交通问题听听我们出租车司机的肯定没错。他说,像公交补贴、地铁补贴、稳定物价等政策看似亲民合理,其实一点也不合理,补贴应该直接补贴到穷人才对,这种大锅饭式的补贴就像撒胡椒面,而且让本来不该享受补贴的高收入人群也享受了,还降低了北京的生活门槛,所以北京的人当然越来越多了。
听了这位的哥的一番分析,让笔者茅塞顿开,真所谓智慧在民间。
可见,对京津冀一体化而言,我们是否应该发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是否应该展开一场市民、公众参与的关于京津冀一体化与大城市病的大讨论?是否应该让公众了解京津冀地区特别是北京所面临的人口、水资源、生态和环境等的严峻挑战?是否应该让公众广泛参与京津冀一体化的规划、建设与发展?是否应该听听公众心目中理想的京津冀一体化是什么样子的?
总之,不论是京津冀一体化,还是治理北京城市病,既需要智慧、又需要耐心、更需要民心。相信在科技如此进步的今天,北京的明天、京津冀的明天将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