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孙龙)“以户籍、土地二元分割为代表的制度设计缺陷所带来的深层次问题日益突显。”第十届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荣誉主任毛如柏4月19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的“第七届中国城市化国际峰会”上表示,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小城镇)快速聚集所带来的公共基础设施不足、环境污染、社会保障制度、社会治理结构滞后等制约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半城市化”难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通过对比《中国城市化率调查报告》按城镇非农人口与总人口之比计算出的城市化率数据与国家统计局按全国城镇人口与总人口之比计算出的数据,毛如柏认为,2007年至2012年,两者数据之差分别约为12.01、12.40、12.82、15.51、16.56、和17.24个百分点,每年涉及人口在1.62、1.67、1.72、2.06、2.20、2.32亿人左右,并呈递增趋势。这部分数据显示的人口,本没有真正城市化的农民工却“被城市化”了。有学者把这种城市化称作“半城市化”、“浅城市化”。这部分农民工相当部分还没有在城镇站住脚,他们缺乏稳定的就业和城镇固定的居所。即使一些已长期生活在城镇的农村户籍的居民,由于缺乏相应的制度安排,难以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与社会保障。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内需在城市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的潜力也在城市化。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赵全厚认为,我国的城镇化是我国社会的进步,甚至是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红利。但是,在城镇化的过程中,我们面临很多问题,其中有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融资,而城镇化融资最核心的问题是政府投资过多,这会造成政府基础设施建设沉淀资金太多,容易引发流动性风险。
“我们下一步的工作一定要使地方政府债务逐步走向相对收敛,才能解决下一步融资的问题。”赵全厚认为,城镇化不可能完全依靠市场而没有政府指导,要考虑政府融资更多地采用商业化融资的渠道,要更好地分析政府的投资边界。同时,在城镇化过程中,我们还要考虑到城市群、城镇群之间的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