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转型升级 造福中非人民
——访社科院西亚非洲所非洲研究室主任贺文萍
李克强总理访问非洲前夕,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非洲研究室主任贺文萍就中非合作等问题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记者:您如何定位当前的中非关系?
贺文萍:现在的中非关系,可以定位为“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具体来说,有四方面的内容:
一是政治上增强互信。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双方都有遭受西方殖民侵略的历史,也有建设家园、追求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共同目标。中非友谊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在双方老一辈领导人的精心呵护下,经历了风风雨雨的考验,结出今日硕果。特别是中非合作论坛机制建立以来,中非领导人沟通来往频繁,政治互信进一步加深,这为中非合作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二是经济上合作共赢。中国已连续5年成为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非洲成为中国重要的进口来源地、第二大海外承包工程市场和新兴的投资目的地。中非经贸合作的领域不断拓宽,从外贸出口到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再到金融合作。贸易不平衡问题正逐步得以解决,目前中国对非洲4000多种商品给予“免关税、免配额”的“双免优惠”。经济合作结构得以优化,诸如飞机、卫星等中国“高端制造”也开始登陆非洲,非洲的“煤炼油”等高端技术也已落户中国。
三是文化上交流互鉴。中国和非洲都拥有灿烂的文明,传统友谊深厚。双方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文化多样性极强。但由于历史、风俗、文化上存在差异,彼此间了解仍停留在“表面化”“碎片化”的层次。中非文化交流应摆正心态,不仅仅是向非洲介绍、传播中国文化,更要本着平等的心态,吸收借鉴对方的文化,求同存异,才能使文化真正成为中非交流的“无形纽带”。
四是密切在国际事务中的协调和配合。在国际事务中密切协调和配合,谋求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中非人民的共同目标。近年来,中非双方就温室气体排放、联合国改革等全球议题加强了协调,中非“心心相惜”“同舟共济”的合作优势继续在国际舞台上得以彰显。
记者:如何看待中非合作的“转型升级”?
贺文萍:中非合作的“转型升级”,是指在目前中非全方位合作蒸蒸日上的基础上,顺应时代形势和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增添更多的合作内容,使中非合作更上一个台阶。习近平主席去年访非时,提出“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概念,中国与非洲国家交往讲求“真、实、亲、诚”,双方相互支持、真诚合作,在全球化的今天拥有更多的共同发展诉求,双方合作的潜力正在持续显现,这也是今天与时俱进提出中非合作“转型升级”的主要原因。中非在政治交流、经贸合作、文化交往、国际合作方面也将会继续得到提升,为中非互利合作创造更广阔的舞台。
记者:中非合作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目前有100多万中国人在非洲从事经贸活动,怎样发展好他们的“海外民生”?
贺文萍:中非合作拥有五大机遇:一是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发达国家对非合作的相对萎缩及合作积极性的下降,具体体现在对非援助、投资及油气开发等大项目的减少;二是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一轮南南合作趋势增强;三是以埃塞俄比亚、南非、卢旺达为代表的非洲国家调整外交政策,集体“向东看”;四是中国的非洲战略日趋成熟,与时俱进地调整合作方向与内容,注重对非合作中的软实力建设;五是非洲整体形势的好转,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复苏释放了非洲大陆的巨大潜力,中非合作前景更为广阔。
有机遇也有挑战。目前存在的挑战主要集中在经贸投资和文化交往两方面。对前者来说,主要存在部分中国出口商品质量差、双方贸易存在不平衡、中国商品对非洲当地相关产业的冲击、中国商家“同室操戈”、中国企业跨国经营与管理能力的提高等问题。对后者来说,存在中非政治与价值观认同上的差异、沟通与互动机制从政府外交、精英外交向民间外交的发展、对非洲民俗、文化、法律的了解和尊重、中国企业的本地化以及对非洲社会的参与和融入等问题。
“海外民生”越来越受到国人的重视,在非的中国公民和企业,都应该加强与非洲当地社会和民众的联系,广交当地朋友,在交流融入中逐步加强影响,树立良好形象,把企业与国民形象建设融入到日常生产生活中,加强自身形象宣传,“做得好也要说得好”;要研究和遵守当地相关法律,处理好劳资关系,与当地员工及社会形成“良性互动”,这样才有利于企业和个人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互利共赢,造福中非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