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走访东莞,发现招工启事随处可见,关门倒闭的商户也是比比皆是。距离年初的扫黄运动已过去3个月,曾经的世界工厂东莞正面临着空城的危险。(中国经济网4月24日)
今年的两会期间,当媒体朋友追问东莞市长袁宝成扫黄对当地经济影响时,袁市长三缄其口著名的“嘿嘿”二字回应。今天看来,该市长对空城现象或有所预期,日前公布的东莞“一季报”显示,东莞经济增长缓慢,社会消费尤其低迷,增速列广东省倒数第二,比全省平均水平低3.3个百分点。从世界工厂到空城,城市标签变化的背后实则是经济转型的阵痛。
中央大力扫黄当然是值得赞赏的,一个城市不可能靠黄赌毒产业持续健康的发展,一个长期依靠灰色消费拉动内需进而促进GDP的模式也迟早会被社会淘汰。之所以空城现象这次如此明显,多米若骨牌效应如此集聚,扫黄只是导火索,其背后凸显的是长期传统制造业积弊的一触即发。对于东莞,与其说年初的扫黄运动是晴天霹雳,不如说是一针催化剂,让可预见的结果提早出现。
全国而言,最新数据显示,一季度GDP增速约7.4%,27省份GDP增速回落,经济发展外部环境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依然存在。数据分析来看,高耗能、高排放和资源性行业增速回落较多,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保持较快增长。由此可见,东莞的问题也是中国相当多城市正在遇到或即将遇到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东莞空城是整个制造业衰微,亟需转型的一个缩影。在深化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传统制造业以及所在城市都需要一个痛定思痛的革新。
有忧也有喜。想必这次将给东莞一个真真实实的警醒。转型不是说说而已,“变则通,通则久”。借此机会,东莞政府以及企业家可以深刻反省自身,静下心来好好思考一下这么多年的步伐是不是太快了?经济是不是更多的追求增长而不是注重发展?避免“成也制造,败也制造”的发生只能从病根入手,而不是急于效果。中央已释放出明确信号:对短期的经济波动不会采取刺激政策,而是看重中长期健康发展。中央如此,地方更应如此。
如何减轻阵痛?报道称东莞有些工厂主说:不转型是等死,转型是找死。这无疑是夸大了困难。东莞立足珠三角,长期积累的基础设施,宽口径的渠道资源,较为成熟的企业管理体系以及政策探索的经验,这些都是成功转型的强大支撑,经济转型不是从头再来,而是借力跳跃。
期待空城现象能倒逼出卓有成效的“城市转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