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消息,有媒体近日报道,今年全国夏粮总产量比上年减少0.3%。倒春寒、高温被认为是这轮粮价上涨的主要原因,然而与“天灾”相比,精壮劳动力大量流出农村,老弱妇孺成为种粮主力,这一情景更令人担忧。21世纪经济报道发表时评人马红漫文章表示,这意味着,如若传统农作方式得不到改进,中国农业将会因“空心化”而一蹶不振。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速、农村劳动力大批外迁,农业“空心化”现象直接导致中国传统农业受挫,农业实现机械化的需求愈加迫切。但应当看到的是,基于目前农民心理素质及技能水平与机械化要求之间不相匹配、相关行政支持力度滞后等现状,大型农机推广工作尚欠“东风”。对此,主管部门当汲取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推广的成功经验,尽早为中国建设现代化农村铺平道路。
有进城务工人员向媒体坦陈:即便是到建筑工地上做小工,一个月的工资也可以拿到1000多元,而种一亩小麦的收入只有不到300元。城乡收入水平之间的落差,吸引着农村劳动力源源不断地流入城市。如果说,当年首批农民工在城市漂泊数年后尚有“卸甲归田”的回乡诉求,那么如今的新生代农民工则几乎没有父辈那般“土地依附”情结,而是对城市生活充满向往。在农民身份由“产粮人”向“用粮人”转换的过程中,中国粮食供求局面也悄然发生着质变。扭转中国农业这一演进趋势的关键就在于,以机械化生产取代传统低效的人畜耕种模式,抵补日渐萎缩的农业产出,并增加现有农民收入,缩小城乡“二元”结构差距,吸引更多青壮劳力回故土。
然而,就中国目前农业发展现实情况看,大力推广机械化仍然任重而道远。一方面,广大农村地区长期满足于“自给自足”的小规模耕种,多数留守家乡的农民将所承包土地视为安身立命之本,接受机械化生产方式需要经历心理“适应期”。由于自身知识储备不足,技能掌握较为落后,留守村民对新科技产品的接受过程往往表现得较为犹疑。他们既渴望借助更加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产出量,却又因信息不对称而不敢断然接受。对许多农民而言,村邻的示范比专业人员推广更值得信赖,封闭的思维惯性使他们对新生事物产生了天然抵触情绪。
另一方面,目前农机管理制度较为混乱,基层农机推广工作难以真正到位。受经费不足、工作人员技能与观念落后等因素的影响,作为“神经末梢”的乡级农机推广机构难以承载起技术指导、专业服务等本位职责。在部分偏远地区,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严重滞后,没有独立的农机推广机构,当地农民仍然处于闭塞的环境之中,更难言对农业机械化有所了解。
文章分析,如何突破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瓶颈?发达国家的一些经验可供借鉴。20世纪40年代,美国率先实现了粮食生产机械化,有力地促进了美国农业的快速发展,也使其成为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农产品出口大国。该国政府主要通过以下举措实现了农业转型——
首先是法律保障。美国农机生产企业对产品质量负有法律责任,农机质量由此得到了良好的保障。历经市场竞争,美国市场上诞生了约翰•迪尔、凯斯•万国等大型跨国农机公司,其农业机械生产率高,性能先进,受到广大农户的欢迎。与此同时,美国政府也出台了诸如休耕补贴、价格保护等多项政策法规,体现了对农民的重视和保护。
其次是重视研发工作。由政府出资的美国农业研究服务中心的国家实验室1937年建成,为农业科研、技术鉴定等发面提供了良好的支持。据媒体报道,近几年美国在谷物联合收割机、喷雾机、播种机等农业装备上开始采用卫星全球定位系统监控作业等高新技术,农业出现了向精准农业方向发展的趋势。
其三,充分发挥各类农业服务组织的作用。在美国,农业合作社遍布各地,该非盈利性的机构向单个农场提供销售、加工、信贷融资等各种服务,发挥出农业机械化运作“润滑剂”的作用。
以此观之,在推进农业机械化的过程中,政府部门须发挥出重要的“指路人”角色,提供必要的政策保护、产业规划和经费支持等。聚焦国内农村实现现代化的重任,相关部门首要工作应是强化教育和加强政策引导,在农村地区营造机械化革新的氛围,并重点扶持部分有条件农户率先实现现代化专业化生产,以此形成“示范效应”,让广大农户对机械化生产的高效率感同身受。同时,现有农机推广站资源当得到“盘活”,财政出资吸引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加盟,通过制度化运作为农业提供全方位、系列化、专业化的农机社会化服务。
当然,农业现代化的创新不可能“闭门造车”,需要充分整合社会企业、学校科研机构及农业相关部门的资源,以形成强大的研发力量。在机械化经费筹集方面,虽然农民在购置农机时可享受到30%的政府财政补贴,但对于大型机械而言,农民个体大都无力承担余款。对此,包括建立农业大型机械互助基金、以农村集体名义金融租赁、金融机构提供附有折价回收权利的专项贷款等方式,都可以酌情予以考虑。
文章最后表示,自然灾情导致的农业减产仅是偶发现象,而农村青壮劳力缺失则预示着农业生产或将长期陷入“后继乏力”的窘境。农业“空心化”为推广机械化打开了“时间窗口”。有关部门当正视中国农业转型的迫切需求,在制度、研发、资金投入等各方面充分借鉴他国经验,以“它山之石”为己“攻玉”,尽早为中国农业注入现代化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