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11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京津冀一体化:让北京大医院“先行”
时间:2014-04-04 23:20:52  来源:新京报  作者:于德清 

    京津冀一体化需要大的战略规划,也需要小处着眼,甚至需要公共服务先行。让北京的大医院去河北广开分院,就是一个突破口。

    最近,京津冀一体化被舆论热切关注。在官方热议功能疏解、产业转移、对接合作的同时,民间已经自发形成了河北楼市投资热潮。

    相对于目前舆论热议的楼市先热等各项议题,也应该看到,京津冀一体化也应该是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在一体化进程正式启动之初,就应考虑推进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公共资源的一体化配置。

    具体到医疗卫生领域,有关方面不妨尽快出台政策,引导鼓励北京的大医院到河北开设分院。

    据北京市卫计委统计,截至2012年底,除驻京部队医院外,全市共有三甲大医院59家。而301医院、协和、同仁等若干家大医院,可以说是全国知名。在“全国人民到北京来看病”的现实情况下,北京的大医院不堪重负,北京也承担了较大的人流压力。

    一方面,医疗卫生资源本应在疏解之列,无论是北京还是北京的大医院都需要减负;另一方面,则是河北方面的优质医疗资源不均衡,除了石家庄三甲医院较多,其他地方则相对不足。比如保定有1000多万人口,相当于北京的一半常住人口,却只有7家三甲医院。如果,河北承接来自京津的各种功能转移,人口与医疗资源之间的紧张关系,可能会进一步加剧。

    将北京的优质医疗资源疏解到河北,不是用行政命令,让那些大医院搬离北京,这样做伤筋动骨,影响太大,而且也会影响北京市民的医疗福利。最好的办法就是,政府联手合作,用政策引导、激励北京的大医院到河北去开分院。

    这是对各方都有利的好事。对民众,这当然是好事一件;对医院,则是一次发展的良机;对北京,这有助于分流就诊压力和职能疏解;对河北,则弥补了公共医疗服务的不足。

    事实上,现在也不乏有类似的成功案例。比如,同仁医院亦庄分院成立十余年以来,不但起到了医疗资源均衡的作用,分流了大量院本部的就诊人流,而且已经成为辐射大兴、廊坊一带的一个医疗中心。据报道,301医院也已经在河北涿州建立基地。

    3月底,北京市卫计委表示,北京将鼓励、推动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向京外周边地区发展。目前,市卫计委正在研究具体方案。

    如今,从多方报道来看,京津冀一些下属辖区已经开始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舆论也多着眼于行政职能的疏解、产业转移。但从本质上来说,京津冀一体化乃是区域资源的一次大的调整、重构,而并非单纯的经济现象,以及简单地人口转移,各项制度和公共服务的配套与衔接,至关重要。

    京津冀一体化既需要大的战略规划,也需要小处着眼。在鼓励大医院到京外发展上,北京态度非常明确,这也需要河北方面做好相关的承接与配套。政府职能要真正到位,人性化的举措做到家,才能让人们愿意去河北,让转移到了河北的人在当地安居乐业。由此来说,京津冀一体化甚至需要公共服务先行。让北京的大医院去河北广开分院,就是一个突破口。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