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时事聚焦】报道:随着雄浑的国歌声回荡在人民大会堂,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和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相继闭幕。关注两会、聚焦改革,这不仅仅是因为改革已成为中央决策层以及当下中国社会的广泛共识,更在于改革是一个关乎中国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命题。本届盛会人们不会忘记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激情宣示“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改革勇气”。张德江委员长承诺“坚持把立法决策与改革决策更好结合起来”,为改革提供法制保障。政协主席俞正声“提倡真诚而不敷衍的交流,鼓励尖锐而不极端的批评”,开创了知无不言的民主氛围。本次政协委员共提交提案5875件,经审查立案4982件。本次全国人大代表共提出议案468件,主要内容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推进依法治国、保障民生、治理污染,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这些提案,将交相关承办单位办理落实。
两会闭幕后,李克强总理今天接受中外记者采访。央视记者问:“现在有的部门依然还存在着办事难的现象,有的部门把次要的权放出去了,但是重要的权还留着,您认为怎么样才能把简政放权真正地落到实处?”李总理:“正确地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市场经济也是法治经济,我们要努力做到让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让政府部门法无授权不可为,调动千千万万人的积极性,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不断地注入新动力。简政放权是激发市场活力、调动社会创造力的利器,它是减少权力寻租、铲除腐败的釜底抽薪之策。”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我想简政放权就是重要的突破口、切入点。放并不是说政府就不管了,而是放管结合,让政府有更多的精力来完善和创新宏观调控。特别是要对那些蓄意污染环境、坑蒙拐骗、违背市场公平竞争原则的行为,要严加监管。
整个记者会,总理回答了十五个提问。对于网民来说,我最关注的还是怎样治理雾霾的问题。总理说:“治理雾霾不能等风盼雨要主动出击,要向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宣战。要严惩违法偷排伤天害人行为。对包括雾霾在内的污染宣战,就要铁腕治污加铁规治污,对那些违法偷排、伤天害人的行为,政府绝不手软,要坚决予以惩处。对那些熟视无睹、监管不到位的监管者要严肃追查责任。”是呀,雾霾带来的阴影笼罩着广大老百姓,成为大家最迫切希望根治的顽疾之一,并且有愈加严重的局势。这也是在本届全国两会中,与雾霾相关的提案成为最瞩目的焦点原因。全国政协委员谢朝华,他提出在雾霾环境下,护肺成为关系居民健康的当务之急,建议政府做好引导工作,抓紧护肺产业布局,落实PM2.5环境工作者的健康保障。
围绕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文明建设,两会上共提出提案596件。其中,涉及环境污染治理的提案就有204件,主要建议有:强化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健全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多渠道筹集防治专项资金;加强农村环境污染整治,建设美丽乡村;加大地下水污染防治力度,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加强重金属污染治理,加大土壤修复工程实施力度;加强海洋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利用。涉及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提案272件,主要建议有:制定湿地保护法、修订《森林法》,健全生态保护法律体系;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生态红线台账管理系统;推动清洁能源高效利用,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再制造产业。总体看,本次两会提案都是紧密关注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提案质量在稳步提高,体现了全体委员、代表从促进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高度,认真履行职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面对越来越重的雾霾,波及全国25个省份、一百多个城市,老百姓除了靠戴口罩,还能靠什么,有没有更得力的措施出台?这是很多网民近期在网上发的牢骚。的确,雾霾的问题现在已经成为中国一些城市标志性的难题。怎样啃这个硬骨头?尽快消除百姓的“心肺之患”,摆在了各级政府的面前。燃煤、机动车、工业、建筑和道路扬尘、区域污染和本地污染,这些都是雾霾持续不断的重要原因。在事关百姓切身利益面前,地方利益、部门利益都必须割舍。正如李总理所说,必须改变粗放的生产经营模式,调整产业结构刻不容缓。虽然气象条件不利是雾霾形成的外因,但污染排放加剧则是内因。这就必须严格执行《大气十条》,做到有法必依。不断加强污染源头的控制、强化监测预警。严格投资项目节能环保准入、建立区域协作机制、完善环境经济的具体措施。
现在国务院与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已经签订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将目标任务已经分解到地方人民政府和企业。能不能降低PM2.5,关键看落实情况。据广州市环保局介绍,广州用“限牌”措施,来控制机动车保有量。已经全部提升了油品质量,供应的都是符合国家第四阶段标准的车用汽油。明年他们将实现供应符合国家第五阶段标准的车用汽、柴油。今年他们将完成1000台燃煤燃重油锅炉清洁能源改造,并将越秀、海珠、荔湾、天河等4个区基本建成无燃煤区。从7月1日起执行国家新火电机组排放标准,进一步削减污染物排放。与此同时,全面规范石油化工、汽车及配件喷涂、造船和集装箱等工业涂装、轮胎及橡胶制品、印刷等“五大行业”重点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工作。他们现在的空气质量与去年相比,经检测有了明显的好转。说明只要动真格抓落实,消灭雾霾指日可待。
只是昨日傍晚时分,湖北武汉空气质量指数(AQI)为249,属重度污染,在全国空气质量排行榜上居最末位。据武汉环保部门介绍,北方气流南下,大风把外地污染物输入武汉,同时武汉吹起本地污染源,加剧了本地污染。这已经在报警,如果本地消除了污染源,哪怕风刮的在大,空气质量怎么也不会成倒数冠军。这反映湖北在治理大气污染上,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与其他地方治理相比有不少差距。这就需要紧急行动起来,制定年度达标方案,确保空气质量分阶段达到规定目标。明确防治措施和保障机制,以环境容量、生态承载力、污染物排放总量及生态安全为约束条件,加快推进产业技术升级改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打造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工业园区,要加快推进钢铁、石化、水泥、玻璃等重污染企业环保搬迁或改造工作。凡是未通过能评、环评审查的项目,有关部门都不得批准开工建设。
大气污染防治问题关乎千家万户、关乎每一个人的健康。面对雾霾,期待各级政府要严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出重拳向大气污染宣战,强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各项工作,全面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必须有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坚定的信心,全力以赴打好大气污染防治这场硬仗。对那些工作不力、履职缺位、违法违纪等行为,导致年度环境质量考核不合格的政府,没有完成目标任务,未能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以及干预、伪造监测数据的,要启动“强力问责”。要将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定期向社会公布,并实行“一票否决”。作为上级部门要对下级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行专项督导,切实增强官员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实行攻坚克难,才能全面提升大气污染防治的整体水平。
环境保护,是既涉及发展方式转变、又涉及基本生存条件提高的重大问题,既是经济问题,更是民生问题、社会问题。在雾霾频繁的现身下,就有人大代表针对雾霾,要求政府发放雾霾补贴。去年上海市人大代表李飞康即建议政府向全市民众派送防范性药物或发放一次性补贴。该建议很快得到市卫计委、市环保局和市财政局的答复,财政局和卫计委明确表示将配合相关部门对代表建议予以研究。今年1月4日,武汉市政协委员、武汉立新中医院院长侯立新说出了今年的提案。他认为,那些交警、环卫工、建筑工人等,因工作性质需要,不管空气质量如何,必须要在户外工作,希望能为这些群体争取“雾霾补贴”。这次全国政协委员谢朝华,也提交的“护肺提案”,呼吁政府尽快出台“雾霾补贴”,实施雾霾假期。
谢朝华指出:“雾霾补贴要落到实处,不能流于经济补偿,而应该像高温补贴用于采购清凉饮料一样,让雾霾补贴帮助户外工作者采购到靠谱的护肺产品”。我也赞成对在野外工作的特殊人群实行雾霾补贴,因为雾霾本身是对人的肺部健康有伤害的,既然高温能够补贴,那雾霾给予补贴也在情理之中,是对劳动者身体伤害一种必要的经济补偿。只是怎样合理制订发放标准,将是需要政府考虑周全的事。如果交警、环卫工、建筑工等人群都得到雾霾补助,那对于更多市民群众而言,这项补贴就有选择性发放之嫌。因为谁都知道,在雾霾频袭之下,谁也不会幸免,雾霾是无孔不入,哪怕你在车间工作,同样会受到伤害,只不过户外工作者受害重一点而已。既然都是受害者,又是政府财政发放,那凭什么市民群众不可领取雾霾补助呢?所以,这个提案我认为短期内可能实现不了。
事实上,无论是交警、环卫工等户外工作者,还是同样承受雾霾之害的市民,谁也不希望领取“雾霾补助”。大家都希望蓝天更蓝,呼吸到的都是干净的空气。正是在当下雾霾天气频繁之下,才“造就”了此类建议的出笼。正如网友周稀银所说:“政府要切实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尽快使蓝天碧水惠及大众,这才是这类建议最大的价值所在。”无须讳言,我们每一个人都已经成为了雾霾天的受害者。补贴不是目标,治污才是根本。从国外的治理经验看,治霾必然是一项跨度长,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雾霾危机考验各方应对,这就需要政府积极作为,做到大环境政府治、小环境室内防、内环境个人护,尽最大可能消除雾霾的影响。
2013年,全国平均雾霾日数为29.9天,较常年同期增多了10.3天,达到52年来的峰值。造成这个局面,证明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欠账太多,这是大自然亮起的红灯。当今雾霾连片,已非一城一池,仅个别地方减排动真格,效果不明显。风才不管省市边界,区域排放超标,刮到谁家都是污染。联防联控不应是空话,治理雾霾考验的是政府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亟需落实全国区域一盘棋。人们已经从民间网络上一路引申到两会代表的提案中,倒逼政府对污染出重手。好在中央政府已把治理雾霾,当成一项重要和迫切的民生工程来抓,期待政府完善监测网络,做好科学决策,全力以赴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要让违法排污企业倾家荡产。同时,倡导全民治霾、绿色出行的观念,最大限度减轻重污染天气对生产生活和群众健康的伤害。只要持续地进行标本兼治,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蓝天白云终将回归,使人民群众看到幸福的愿景,找到幸福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