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一城又一城,城城像欧洲;走了一镇又一镇,镇镇像非洲。”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委员引用这句戏言说,我们跟发达国家和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人居环境差距最大的不是城市,而是小城镇。(3月13日《中国青年报》)
如果用晚上的灯光来感官判断的话,“欧洲和非洲”的区别恐怕更加刺激眼球。大城市在之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吸附了太多的附加值,但也造就了大城市病的种种现状。基于这样的情况,城镇化也就成了顶层设计“落一子而满盘活”的宏观布局。理想是好的,但“镇镇像非洲”的现实,却容不得太多商量。
这两年城镇化是个热词,有着挺高的出镜率。对于我们老百姓的理解,这应该是在农村土地流转之后,洗脚上田的农民转变成市民的最初梦想。以“终究是人的城镇化”的出发点来说,这应该是你情我愿的事情,而不能用赶鸭子上架。而实现这一切的前提自然就是资金的投入。
很简单,先不说“先产后城”的顺序,就谈城镇化的宜居来说。我们不反对房地产业先行的城镇化道路,虽然大众对此诟病颇多,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模式已经是先入为主了。但就目前来看,优质的房地产项目还是想死乞白赖在城市的视线范围之内,即便已经有了十多公里的距离,他们还自欺欺人地打出“新城市圈”的招牌。而对于那些乡镇来说,则缺乏太多的热情和诚意。毕竟农民的消费力在他们看来是有待商榷的,同时大量的小产权房也成了深耕城镇化的顾虑之一。
结果也就导致了马太效应的出现,强者越强,弱者还在原地踏步。当大城市企图用生活成本等方式来限制人口膨胀时,不少乡镇却看着“城镇化”三个字痴痴发呆。办法也不是没有,不过也是“办工业园、转移乡镇行政中心”,从而带动各种消费等等,但大都触及不到灵魂。
要让“非洲”变成“欧洲”之前,我们还是回到“亚洲”这个现实上。而就现在来看,要让城镇化像个孩子一样成长起来,恐怕母体造血和哺乳的功能必须强大起来。
那就是真金白银的投入。让乡镇的人居环境、公共服务以及交通硬件都建设成超过周边城市的水平,并且要有一定数量的就业机会。这样才能让有选择综合症的人们,在权衡再三之后,就义无返顾地选择走向乡镇的道路。也许从逼仄的城市中走出来,会发现自己也能感受一个新的天地。当然,这个前提就是新城要造的比老城好。
但很多人或许会说这真的是痴人说梦。如果新城比老城好,生活成本还低,那岂不是人口要倒流,哪来的那么多钱?然而笔者曾在春节期间看到过这样的纪录片,发现欧美人大都是选择在城市工作,乡村居住。既然拿“欧洲”做文章,那我们也应该吸取别人的经验,当然并非是简单的模仿。此外,要说的重点自然还是投入。至少在我看来,这关乎到城镇化的诚意,也是让人们心甘情愿地走在城镇化道路上的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