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末,陈栋入住太原市迎春街铁路宿舍小区,当时私家车寥寥无几,也没有专设停车位,“想停哪儿就停哪儿”; 2010年,陈栋拥有第一辆汽车,小区停车位已显吃紧,需要“占”车位;2013年,陈栋换了新车,晚上7点后回到小区,想找个空地停车根本就是奢望……省城市民陈栋对所在小区车位变化的感受,正是近年来山西省居民消费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一个生动写照。在这背后,是山西省近年来经济高速增长的结果。自2012年起,山西省人均GDP连续两年突破5000美元,那么这究竟意味着什么?且看有关专家的权威解读和本报记者的调查。
山西省统计局日前发布的统计公报显示,山西省2013年生产总值(GDP)达12602.2亿元,人均GDP达5621美元。这也是2012年山西省人均GDP达5327美元以后,山西省连续两年人均GDP站稳5000美元。
“人均GDP5000美元是一个分水岭。”3月12日,省统计局核算处副处长李文选称:“这意味着,居民消费将开始从温饱型向小康型升级,步入享受型、发展型。”
居民对消费提出更高的要求,势必对相应的消费和生产领域产生促进作用。李文选说,“居民消费的变化,也将倒逼山西省经济结构持续调整,转变生产方式,大力发展服务业,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跨过5000美元人均GDP稳步前进
2013年,山西省GDP达12602.2亿元,比上年增长8.9%;人均GDP为34813元,按2013年平均汇率计算为5621美元。事实上,在2012年,山西省人均GDP就达33628元,按2012年平均汇率计算为5327美元。山西省人均GDP迈上5000美元台阶后,稳步前进。
横向比较,山西省人均GDP的绝对值在中部省份位居前列。统计显示,2011年,山西省人均GDP位居全国第20位左右,在中部六省中排名前三。2012年的排名位次和上年基本相同。
李文选表示,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以上,这是一个分水岭,通常来讲,意味着山西省经济发展达到了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的平均水平,这是山西省自改革开放和新世纪以来经济高速增长的结果,是令人欣慰的。同时,也意味着山西省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按照世界银行统计的通行标准,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以上,则意味着这个国家或者地区达到了中等收入国家或者地区的 平均水平。按照联合国的有关指标,当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均GDP达到3000至10000美元时,证明这个国家和地区的国民经济具备相当实力,进入活跃的加速发展阶段。同时,这也意味着山西省居民消费将开始从温饱型向小康型升级,步入享受型、发展型。
事实上,山西省的统计结果也证明了以上观点。
2011年,山西省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1.3%,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7.7%。2013年,山西省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下降为27.9%,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下降为33%。两年来,山西省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下降3.4个百分点和4.7个百分点。
恩格尔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富裕程度的重要指标,它的统计原理是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会下降。推而广之,这个原理运用到一个国家支出中也是如此。
恩格尔系数同一个国家的富裕程度成负相关,这一系数越低,表明这个国家越是富裕。按照标准,这一系数的区间在20%—30%时为富足,30%—40%为相对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