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提高中小城镇资源集聚能力
时间:2014-03-12 22:20:16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傅东平 

    资源集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中小城镇作为城市与农村的联结点,不断提高资源集聚能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水平,有利于承接大城市转移的功能,带动农村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有利于劳动力在中小城镇获得满意的发展机会和收入,缓解大量人口涌入大城市带来的资源环境和基础设施压力。

  我国中小城镇资源集聚能力较弱,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城镇依照行政区划设置,公共资源也按照城镇级别进行分配,导致中小城镇资源不足、功能偏弱、发展能力不强。第二,过去长期实行城乡分治,城市对中小城镇和农村的带动能力较差,农业现代化和乡镇工业发展较慢,农民收入不高,农村发展滞后,弱化了中小城镇的资源集聚能力。第三,城镇发展和经济建设体制机制不完善,活力不足。中小城镇的管理权分散,解决实际问题时容易受到各种因素干扰;发展资金主要来源于地方政府,没有建立起社会化、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项目启动难、建设周期长,影响资源集聚能力的提高。第四,城镇建设缺乏特色,主要是模仿大城市,推山、填湖,搞大规模拆迁和房地产开发,忽视对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的保护利用,对资源要素缺乏吸引力。

  针对这些问题,当前提高中小城镇资源集聚能力,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应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改革按城镇级别配置公共资源的方式。更新城镇发展理念,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通过公共财政支出、金融支持、制度创新等,使中小城镇能够配置到更多公共资源。国家基本建设投资可以适度向中小城镇倾斜,改善中小城镇的基础条件和发展环境,提高其资源集聚能力。

  明确政府在中小城镇发展中的作用。改革政府主导城镇化的模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城镇发展中的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主要体现在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优化城镇布局和形态,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加强中小城镇与交通干线、交通枢纽城市的连通;加强科学管理和公共服务,提高城镇服务能力,为城镇集聚资源、科学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中小城镇建设相协调。充分挖掘中小城镇农业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制度,鼓励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推动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和专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根据地方特点培育新兴产业,以产业发展促进资源向中小城镇集聚。

  拓宽社会资本参与中小城镇建设的渠道。引导社会资本流向中小城镇,有效缓解中小城镇建设面临的资金短缺困难。以工促农,转变农业经营方式,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落实有关法规政策,鼓励建立中小型金融机构,畅通社会资本投入中小城镇建设的渠道。

  加快户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全面放开中小城镇落户限制,实现户籍和社会福利保障脱钩,促进劳动力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进一步整合职工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老年社会保障等,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稳定社会预期,为人口向中小城镇集聚创造有利条件。

  着力打造特色城镇。在城镇建设中,坚持因地制宜、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自然生态景观,使城镇更好地融入大自然。注重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合理保护古村落,力求形成富有地方特色、适宜居住、具有时代气息的城镇风貌,增强对资源的吸引力。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