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07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北京环保局回应治霾热点 释疑为何未启红色预警
时间:2014-02-27 13:17: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2月26日,北京大部地区喜降春雨 雾霾或被驱散。图为2月26日,北京民众冒雨出行。中新网记者 金硕 摄

  今起,持续7天的浓重雾霾将撤离北京。据预测,在一股较强冷空气的影响下,北京今日的空气质量将明显改善,达到良好级别。浓重雾霾虽然褪去,但舆论关于这场“旷日持久”的重霾天气的疑问并没有消退。

  焦点一:为何未启红色预警?

  在经历7天浓重雾霾之后,26日24时,北京终于解除空气重污染预警。本月20日起,北京地区的空气质量一直处于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状态,政府部门于21日发出雾霾橙色预警。

  虽然“橙色”已是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中的次高级,但面对持续的重霾天气,公众则追问为何不启动可以强制机动车单双号限行的红色预警。

  对此,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成员、市环保局副局长姚辉26日下午作出回应。

  姚辉介绍,根据《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试行)》,在预测出“未来3天将持续出现六级严重污染”的情况下,则会将空气污染预警升为最高级“红色”。

  “在此次污染过程中,我们当时预测的是‘将交替出现五级重度污染和六级严重污染’,所以指挥部没有启动红色预警。”姚辉说。

  焦点二:是否存在区域传输?

  针对各界关注的污染物区域传输问题,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站长张大伟26日表示,“定量的区域传输,现在很难下结论,但定性来看的话,这是毫无疑问的。”

  据环保部通报,此次灰霾天气覆盖中国中东部地区大部分省份,影响面积约143万平方公里,重霾面积约81万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北京、河北、山西、山东、河南、辽宁等地。

  “因为在整个京津冀乃至华北平原地区,北京的面积相对比较小,这么大范围的区域性污染,肯定会有区域传输的影响。”张大伟说。

  他指出,值得注意的是,北京此次重污染过程,都是发生在偏南风和偏东风影响的情况下。

  张大伟表示,“要定量评估区域传输的话,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也需要一些科学方法和手段,但定性的话,这是没有问题的。”

  焦点三:应急措施是否奏效?

  此次重污染期间,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及时预警,严格落实应急预案。其中,全市共147家工业企业采取停产减产措施,提高治污设施运行效率。

  据姚辉介绍,北京市环保局共组织执法员900余人次,检查各类企业600多家,对存在超标排放问题的40多家企业依法处理。

  那么,这些应急措施是否真正起到了减缓空气重污染的作用?张大伟对此表示,“应该说,定量的评估还需一些时间,也需要一些科学手段的支持,但从定性的层面来看,其积极效应是毫无疑问的。”

  “因为在持续性重污染过程中,大气扩散条件非常差,污染物扩散的能力基本消失,就像一个大锅盖罩在城市上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维持原来的排放水平,那污染物的浓度肯定会持续性上升。”他说。

  张大伟指出,北京采取了一些应急措施之后,污染物增幅的速度和最后到达的峰值都有所放缓。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