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7月03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北上广等地政府报告把脉“大城市病”
时间:2014-02-21 08:58:48  来源:法制网-法制日报  作者:王晓雁 

  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恶化、房价昂贵……近年来,“城市病”在我国多个大城市集中爆发。

  如何破解“城市病”,直接体现着各地政府部门的管理智慧。近日,《法制日报》记者梳理了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深圳、杭州等几个大城市的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发现,各地政府均提出了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建设城市副中心、产业外迁转移等对策,普遍的指导思想是用优质公共资源引导人口向新城转移。

    “城市病”首次写进政府报告

  北京和武汉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使用“城市病”这一词汇。

  北京明确承认“累积形成了比较明显的城市病”,第一次把“常住人口增长速度明显下降”列入2014年度“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在回顾2013年成绩后指出,武汉“城乡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城市建设任务繁重、资金筹措难度加大,市民反映强烈的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 大城市病 和水环境的综合治理机制亟待创新”。

  一些城市虽未直接使用“城市病”概念,但都描述了“城市病”症状。上海称:“人口总量和结构问题越来越突出,建设用地规模接近极限,环境承载压力加大,雾霾等大气污染问题突出”。广州称:“城乡基础设施承载力不适应可持续发展需要,交通拥堵、垃圾围城、环境污染、安全生产风险等问题仍然突出”。深圳、杭州也有“城市人口规模大、结构不合理”等类似表述。

    控制人口规模不超承载力

  “城市病”的根源是人口过度聚集。才几年,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人口增速之快,早已超出了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人口控制目标。

  《法制日报》记者梳理这些大城市的政府工作报告时发现,“控制人口规模”已成为各地政府的管理方向。

  北京提出四项措施。包括:对重大规划、重大项目进行人口评估和交通评价、水资源评价;推进服务业优化升级,严控低端产业无序发展;以房管人治理群租房问题;做好流动人口基础登记办证工作,建设实有人口服务管理全覆盖体系,推行居住证制度。

  上海要求以合法稳定就业、合法稳定居住为基准,加强人口服务管理,严格落实以积分制为主体的居住证制度,采取调整产业结构、完善公共政策、拆除违法建筑、整治群租等综合措施。

  作为珠三角外来流动人口最大流入地之一的广州,再次申明完善来穗人员服务管理体制,落实异地务工人员积分入户政策。

  深圳表示要创新人口调控手段,合理控制人口规模,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统筹考虑财政承受能力、城市承载力,稳妥有序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划定主城边界不再摊大饼

  区域均衡发展,中心城区的人口资源压力就会减轻。城乡一体化,成为多市破解“城市病”的举措之一。
 
  上海要求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加快郊区新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坚持城市建设重心向郊区转移,推进新型城镇化,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北京强调把新型城镇化作为治理“城市病”、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抓手,扭转城市发展“摊大饼”思路,把副中心、新城作为发展重点,提供更好的工作机会和生活环境。

  广州强化规划功能引领作用,方案明确:优化提升一个都会区、创新发展两个新城区、扩容提质三个副中心。

  武汉表示要推进新城区“独立成市”。具体是把6个新城区建设成功能完善、产业实力强、中等规模的现代化新城。

  杭州将修改城市总体规划,重新划定主城区开发边界和生态红线,加快城市建设重心向副城、组团转移。

    引导主城区企业跨区县迁移

  为推进中心城功能疏解,北京提出,除重点功能区和棚户区改造项目外,对房地产开发和公共服务项目就地扩建,设置更高的限制条件;加强配套政策研究,制定商品交易市场管理办法,引导服装、小商品、建材市场逐步退出;研究中心城优质公共资源和人口向新城疏解的利益引导机制,完善企业跨区县迁移管理办法。

  杭州西部五县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因此,杭州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技、现代服务业、文创、旅游、交通和人才“六大西进行动”,推进产业向县(市)梯度转移,增强县城、中心镇产业承接能力和人口承载能力。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