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宝鸡精心实施“三增一创”工程 科学统筹城乡发展
时间:2010-07-16 11:14:31  来源:人民网  作者:王乐文 殷军贤 

人民网西安7月16日电 作为全国开展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和全国创业型示范城市,陕西省宝鸡市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增强县域实力以及晋星创建活动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总抓手,通过发挥市区—蔡家坡—绛帐统筹城乡重点示范区的带动作用,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提高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水平,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实施“三增一创”工程,农民增收是核心,举措到户是途径。宝鸡市依照“因户施策,分类指导,举措到户,科学增收”的原则,实行“一户一卡一策”,把信息、政策、资金、科技及帮扶措施全部打包,将“助农致富车”直接开到了农户家门口。通过实施“一村一品”战略,办好农业科技园区,抓好畜禽规模化养殖,挖掘农业内部潜力,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由依靠传统农业向依靠现代农业转变、由以农业为主向以二、三产业为主转变,大幅增加工资性收入和非农收入。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科学划分农户增收类型,坚持对创业、劳务、种养、兼业、扶贫五个类型户分类指导,不断提高农民增收的针对性。去年,全市填写农民增收明白卡16.8万份,落实到户措施 33.9万条,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 4000元大关,达到 4186元,增长 19.6%。其中,渭滨区、凤翔县、岐山县3个县区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宝鸡市始终把农业的发展方式转变作为农业增效的根本常抓不懈。通过引进一批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力扶持蒙牛乳业、秦宝牧业、现代牧业等企业集团,形成农业产业化龙头集群,带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通过深化与杨凌示范区农业科技合作,发展农业产学研联盟,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加快良种产业化,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着力构建现代农业科技体系与推广应用体系。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抓好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土地整治、以工代赈、退耕还林等建设项目,强化基础再造能力,提高农业的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通过加快实施“万村千乡”、“双百市场”和“新网工程”,积极开展“农超对接”试点,加快形成县乡村三级农产品流通服务网络,推动城市商业向农村延伸,实现城乡市场接轨,建立科学的农产品流通体系。从根本上推动农业发展方式由单纯追求数量向数量质量并重、以提高质量为主转变;由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转变;由单纯产业功能向产业、生态、文化旅游多样化功能转变。

县域经济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融合体,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现实平台。宝鸡市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关中
-天水经济区发展的历史机遇,坚持用工业化、城镇化的思路指导县域经济发展,大力建设县域工业园区。为了更好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宝鸡市建立了科学的发展评价体系和争先进位激励机制,在县区、乡镇、行政村持续开展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活动,营造比拼争先、你追我赶的良好发展氛围。2010年,全市重点支持9个县城、 12个省级重点镇纳入关中百镇小城镇建设,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鲜明、投资人居两相宜的宝鸡城镇群,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

“星级管理扮靓一村一乡,科学统筹惠及千家万户。”宝鸡市在陕西省率先实行农村建设星级管理,按照“标准量化,评星定等,梯次晋星,因村施策,多措并举,全面提升”的要求,大力加强新农村建设,科学统筹城乡发展。去年,宝鸡市县两级政府安排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专项资金,新农村晋星创建、农民增收、农业重点工作奖励资金8900多万元,建成五星村100个、四星级村306多户、三星村1200个,极大地改善了村容村貌,转变了生产方式,缩小了城乡差距。凤县河口镇黄牛咀村地处深山区,生存环境比较恶劣,村上以晋星创建为依托,形成了种植、养殖、工业、劳务四大支柱产业,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5800元,同比增长 37.8%,一举成为“四星村”。现在很多农家的庭院里、阳台上、门外的过道上都养着盆景和鲜花,做饭用上了沼气,洗澡用上了太阳能热水器,比城里人的生活更有滋味。今年,宝鸡市还大力实施“项目到村”工程,深化“晋星创建”活动,科学统筹城乡发展,着力打造西部最佳投资环境和最佳人居环境。(王乐文 殷军贤)

(责任编辑:刘军涛)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