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讯 记者在1月4日开幕的西宁市十五届五次人民代表大会上获悉,2013年,西宁市多项经济指标增速在全国26个省会城市中居于前列。
过去的一年,西宁市克服经济下行持续时间长、市场低迷、就业压力增大等诸多难题,通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国民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发展质量效益得到新提升。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74.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25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7.1亿元,分别增长14%、32%和2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2%和15.5%;全年新增就业3148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04%。工业增加值增长18%,开发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达64.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6户,新培育各类市场主体2万余户,增长24.3%。全年安排大学生就业8026人,创业带动就业8103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0万人次。
大项目带来大发展,城市建设呈现一派活力。全市各类房屋施工面积达1784万平方米,比“十一五”超出150余万平方米,一批现代化小区相继建成,改善了群众居住环境,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得到长足发展,城市载体功能进一步提升。 新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35757套,17865户农村群众享受奖励性建房补贴和危房改造补助。“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活动使8.6万群众受益,整村推进和易地扶贫地搬迁项目减少农村贫困人口5.1万人。实施各类建设项目654个,其中亿元以上新开项目59个。基础设施投资达142亿元,超过前2年的总和。
一年来,西宁市始终把改革开放作为动力之源,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26项。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居家养老服务试点。29.3万名农民实现转户,全市城镇化率达68.2%。巩固完善“先住院后结算”医疗服务模式,基本药物覆盖率、零差率均保持在100%。实施招商引资项目477个,到位资金562亿元。全市社会保障和就业投入达22.7亿元,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筹资标准均提高70元;财政用于民生支出达167亿元,占比80%以上,较上年多17.6亿元。年初向全市人民承诺的10大类58项办实事项目全面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