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进城“农民工”就不该得到尊重???
时间:2014-01-02 12:40:28  来源:新华报业网  作者:朱学渊 

  农民工受歧视的事情我们没少听说,就在昨天山东济南的45路公交车上,这一幕再次发生。车上的一名男青年由于嫌弃身旁的农民工身上的汗臭味抬脚便将其行李踹出车外。还扬言不该让他们上车,男乘客还对司机要求不让农民工上车,但是遭到司机的拒绝。车上的一位50左右的大姐人也看不过去男乘客的无理要求,让农民工把行李放在自己的身边说自己不怕味。

  而从始至终农民工都没对男青年的行为进行反抗也没说一句话,男乘客的无理要求被公交司机拒绝后还不罢休还扬言要投诉公交司机。此事让我们对50岁大姐和司机师傅心存敬意的同时也为男青年的行为感到羞耻。不得不说,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农民工,城市的建设农民工更是不可或缺,农民工进城务工已经成为了城市化建设的加速器。

  公交车上发生的农民工与男青年不和谐的一幕,折射的不是农民工与城市人的对立,因为这仅仅是“个例”,充其量也只能说男青年的道德没能达到城市道德水平的“标准”。50岁大姐的行为与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相形见绌之下,类似于“男青年”这样的人是不是该反省呢?!

  不用纠结于事件本身,目前农民工在城市中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这些,例如拖欠农民工工资、民工子女上学难、民工社会保障等等问题都是切实存在的。

  当农民工走进城市,在建筑工地和城郊结合部安营扎寨时,也把城市人久违的吃苦耐劳的精神重新注入了城市,但是随着到城市工作的农民工的数量的增多,农民工与城里人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增多。有某种优越感的城市人由于多年来形成的惯性,便出现了限制、排斥、歧视、刁难甚至坑害农民工的现象,使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和人格尊严受到侵犯。

  目前的社会结构对城市农民工的包容是有限的,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户籍制度、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用工制度还没有从根本上变革之前,农民工的身份还不能获得完全认可之前,农民工与市民间的冲突还将继续。

  但是在农民工们在不断努力下,渐渐地,他们能赶上传统市民了,生产力也提高了,生产关系也就确定了。最后,农民工们与城市融合了,成为了城市的一番新气象。农民工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

  农民工为城市建设所付出了辛勤汗水和努力,他们就该享有城市的关怀。城市人不能不承认的是,城市居民越来越离不开农民工。农民工进城不但为城市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率的劳动力,他们承担的是城市中最脏、重、累、危险的劳动,城市的主力军缺少了他们就不可能运行。

  呼吁广大的城市居民对农民工多一些善待多一些关爱,农民工兄弟需要城市更多的尊重,更需要帮助。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