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给社区的“万村绿”建设资金,31.5万元只是种了三棵树。深圳市2013年度绩效审计工作报告昨日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水务和林业专项资金均爆出不少问题。(12月26日新华网)
咱老百姓没见过大世面,所以对“天价”很敏感。这不,31.5万元只是种了三棵树的消息引起了强烈反响。本来,绿色环保使经济社会出现了从发展理念到产业结构上的革命,形形色色的环保帽子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少环评不达标的单位被挤压得喘不过气来了。从表面上看,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路子,在策略上是贯彻全面深化改革总部署、总谋划的顶层设计,各个职能部门都有配套的实施方案,“大树底下”只要按部就班遵命行事就可以了,事实果真如此吗?
社区为绿化而采购树,也无可厚非。可是,社区是地区性的生活共同体,在我国特指经过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后,经过规模调整了的居民委员会辖区。也就是说,社区的采购是有官方背景的。采购的本意是通过公开公平竞争,用更少的钱买到性价比更高的东西,从而降低行政开支。然而,一些地方政府及基层单位在招标采购中用或明或暗的伎俩,移花接木、假公济私,频频引发腐败案件,严重违背了国家设计政府采购制度的初衷。
为什么在“万村绿”的实施中,30多万只买三棵树?除了市场、相关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外,笔者认为还与三大不足密切相关,值得注意。一是监督不到位,之所以再现“天价”树,是因为手中有审批权、管理权等等,这些大大小小的权,如果不受监管监督,或者监管不到位,监督不起作用,那“天价”新闻就会层出不穷。二是天价问题充分暴露了采购制度尚有漏洞,加强制度建设迫在眉睫。只有从制度上深化相关领域改革,对财政资金加大监管力度、提高使用透明度,督促采购“精打细算”落实到位。三是增强财政资金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理念。随着国家财政收入不断增加,政府可支出资金就越多,必须通过具体的数字、程序、责任,使每一项工作内容都能看得见、摸得着、说得准。每一个问题有专人解决、每一项资金有专人负责,每一项监督有专人完成。追求细节、做到精确到位。
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应当牢固树立“过紧日子”观念,不要一不小心又是“天价”,必须严肃纪律,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做到支出的每一分钱都合理合法,方才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那么,中国式的天价问题,可以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