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城市化,有的学者称之为城镇化、都市化。它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同时,城市化也是人类进步必然要经过的阶段,是人类社会结构变革中的一个重要线索,经过了城市化,标志着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关于城市化的定义,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之有不同的解释,就目前来说,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的概念分别从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角度予以了阐述。
【人口学·城市化】
人口学家从人口学的角度出发,把城市化定义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他们所说的城市化,也即人口的城市化,指的是“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或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目前,我国仍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在全国总人口中仍占有多数,因此,从人口城市化的角度上讲,加快我国人口城市化的步伐对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实现农村经济的增长有着很重要的战略意义,不仅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更有利于最终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
【社会学·城市化】
社会学家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把城市化定义为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在社会学家看来,城市化不仅仅指农民进城,它还意味着国民经济增长模式、国民生活形态和国民意识的重大转变。发展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技能和素质的提高,提高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使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达到和谐发展。
【经济学·城市化】
经济学家从经济学角度出发来定义城市化,所谓城市化,也就是农村经济转化为城市化大生产的过程。归根结底,城市化其实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一方面,工业化会加快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率,同时工业扩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农村的落后也会不利于城市地区的发展,从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加快农村地区工业化大生产,对于农村区域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是有着很积极意义的。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上述三种定义对城市化内涵的阐述是一致的:城市化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村地区逐步演变成城市地区、城市人口不断增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提高,同时城市文化和城市价值观念成为主体,并不断向农村扩散。也即城市化就是生产力进步所引起的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的转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