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个问题我想讲一下组织。组织的作用怎么发挥。一个社会都是由主体组织和机制构建起来的,这个组织我们认为社会建设当中,我们有很多有效运作的民间组织的作用,应该好好发挥。我讲一个故事,在巫溪县有很多“总管”,就是红白喜事时候的主持人,我参加过几次红白喜事,尤其是丧事,这个总管非常有组织能力,比如说今天客人大概是50桌,就可能有另外48家人抬上自己家的桌子、板凳、锅碗集中在一家,开始做饭,吃三天,下葬之后,每一家的锅碗瓢盆又回到每一家去。
当时我就发现,我们的村组织、我们的党支部没有这种效率,也没有这种组织能力。而我们对这种组织过去是一种排斥,不予理睬,这种组织的作用应该充分利用起来。所以我们后来把这个红白喜事上的内容和形式做了一些变化,丧事要办三天两天,完全可以宣讲政策,培训农村的实用技术,只要一两个小时就解决问题了。“总管”有号召力,号召群众,为什么我们不能把“总管”当中的党员发展成我们村的带头人呢?我们现在有几个镇有37个总管,其中有20个都成为我们的支部书记、副书记或者村主任,民间组织的力量如此之大,我们为何不用呢?为何排斥在外成为对立面呢?
另外就是群众工作部,我们探索了五种方法,用共同的梦想凝聚人心、用榜样的力量营造民风、用群众的办法治理社会、以参与的方式实现互动、以网格化的组织覆盖城乡这样一些办法,但是需要一套体制、一批干部来贯彻落实到基层去,怎么办?我们向重庆市委市政府的领导汇报之后得到了认可,成立了一个群众工作部,这个工作部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信访办,有的地方也成立了工作部,但是就是信访办的翻版,我们不是,我们有四大职能,一是整合群众工作资源,二是研究群众工作的方法和政策,三是化解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四是监督群众工作作风的落实情况,搞民意调查。把信访、群团、司法调节、低保、社保、医保的办事以及慈善组织的捐赠款项全部组织起来了,这样就归口到这里,而且这个是党委的一个工作部门,由我们县的副书记就是罗成同志直接兼任工作部的部长,由副书记进行整合,下面县里设一个群工部,挂牌的时候我们征求了老百姓意见,说是挂信访办的牌子、挂群工部的牌子还是挂什么,老百姓说干脆搞成一个联络中心好一些,我们发现老百姓智慧比我们高很多,你想他到信访办就是扯皮,到联络中心可以聊天,所以我们这个联络中心现在有700平方米,里面设备比我办公室的设备不知道好多少,包括单间的谈话室、电子查阅室都有,我们觉得非常有效。
群工部如何贯彻落实呢?我们做了网格化的管理,就是纵向整合组织资源。比如我要在我的县委常委班子里过组织生活,在我所在的党支部县委过组织生活,要在我居住的地方桃源支部过组织生活或者民主生活会,叫做三重组织生活,不是简单地解决问题或者说教,有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会让人感觉到面红耳赤。我记得第一次参加的时候就感觉非常下不来台,有一位70几岁的老党员说,我的党龄比你的年纪还大,你不要以为你是县委书记有什么了不起,我给你提两个意见。一是栽了这么多树,死了那么多,这个树还要不要栽?你这个县委书记是怎么当的?第二,我昨天从家门出来,一包垃圾砸在我的肩上,你这个县委书记当得没水平。我当时就保证说,第一条,我们春季栽树的时候一定达到成活率85%。第二个问题我还有些意见,在你的社区,你作为一个党员,砸在你的头上,赖县委书记吗?这个老同志不开腔了。第二次,我又去过组织生活,他说我理解到你说的话——“一个支部一个家、一个党员一盏灯”什么意思,这个灯首先点亮自己,我要做一个好市民,同时要照亮别人,我的家人我要教育他们,其他人如果有不道德的行为我会做斗争,共产党员的斗争精神我现在有了,我这盏灯不仅点亮自己而且要照亮别人。我昨天来之前,还教育了一个随便乱扔烟头的人。
我们县里的民心工程由老百姓投票决定。今年1月份我们开人代会的时候,为一条投资300万元的漫滩路投票很多,结果发现十大民心工程落实下来之后,老百姓感兴趣的事情倒是花钱不多的,也是他们渴望的东西。所以,我们认为,组织的作用就应该是这么发挥的。这是我们的一些体会。
实践当中,我们有一种启示,这种启示就是感情决定视角,视角影响认识,认识决定结果。如果我们不带着感情,我们看问题就会出现不同的认识结果。各位专家、各位新闻媒介的朋友都熟悉,孔子习惯于登泰山而小天下,老子习惯于上善若水、回避矛盾,而佛家讲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基督说我们仰望星空,上帝与我同在。我们能这么办呢?我们能站在山顶上看吗?我们能够仰视吗?我们能够在虚空之中吗?我认为,我们必须脚踏实地、平视社会,深入到群众之中。所以平视这个视角可以使我们发现我们并不繁荣、富裕的城市是如此可爱,平凡的人们如此可敬,在偏远的、有一定秩序的生活中一定蕴含着民间的巨大智慧,关键是我们怎么发现。所以基于此,我们提出建一座平民的城市,有三个支撑,一是目标必须是平实的。二是社会机制必须是平等的,三是全民的心态必须是平和的。只有这样,这个城市才会是一个真正的平民城市。
我今天发言的题目叫做《看不见的城市》,我认为看不见的城市应该定位为平民之城,但是这座平民之城怎样建设呢?或者它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导则呢?一个城市的建设和规划都要有一个导则,我认为平民城市建设的导则有三个主题词就是尊重、沟通和融合。我来自于巫溪县,是巫文化的发源地,这个巫和灵是相同的,上面的雨是天上下下来的,表示我们要尊重自然,口是从历史传下来的,我们要尊重历史,这些口都是人之口,必须尊重生活、尊重老百姓、尊重群众。所以尊重这个概念我认为是规划建设的第一导则。
第二个我认为是沟通。这个照片多么祥和,就是这么一个对火的过程,但是里面体现了平和的心态,生活的场景、通俗的语境就是我们需要的沟通。
第三个主题词叫做融合,有的同志提出叫做乐和,看到这个照片,巫字下面,上面一横代表天,下面一横代表地,通天接地的就是沟通,就是人、就是通灵的人,这个人不是一般的人,左面一个人是阳性的人,右面的是阴性的人,是一个和合的空间。还有就是必须要快乐,必须从容,我们太急迫是快乐不起来的。
最后就是我们渴望的快乐生活。所以基于此,我们提出来一个构架,就是看不见的城市需要平实、平等、平和,需要尊重、沟通、融合加以支撑,这就是我今天想说的。
还有一个有趣的事情,昨天晚上我给家里打了一个电话,我说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想定名为《看不见的城市》,今天早晨我夫人给我发了一个信息,让我非常感动,她是这么说的,卡尔维诺有一本《看不见的城市》这本书,建议你去看一下。他说看不见的城市是一些由梦想的物像砌成的热望,是一些在越来越难以把城市当成家园来生活的时刻,献给城市的最精彩的一首爱情诗。有记忆的城市是有精灵驻扎的城市,既然看不见的城市是如此美好,我们又是如此热望,让我们为此努力吧。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