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风穴寺文管所尚无职工公开提出异议。释永海担忧,在文管所部分职工由丰泰集团“管饭”之后,他们辖下的100多间殿房将不得不移交丰泰集团,风穴寺的明天或将更迷离。(12月11日南都网)
深山古寺,悠悠浩瀚五千年。当清晨的钟声被撞响,理应沐浴在宁静祥和的一天的千年古寺却迎来了迄今为止最大的危机。当地政府不管寺庙僧人的“不情不愿”,擅自与香港公司签订承包条款,试图把千年文物开发最大化。对此,我们不禁深深担忧:“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清幽环境是否会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人迹纷至沓来,越来越多的游客冲着5A级风景区的名号“到此一游”?
这是三方不同价值观的博弈。在当地政府看来,为了打造风景名胜旅游区,打响旅游城市的牌子,对于文物的集中开发与整合是理所当然;从公司出发,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收益再创新高,拿文化资源换金钱也无不可;对于寺庙僧人、宗教协会而言,这简直是在他们的心口开刀挖肉,清幽的环境不在,精神得不到满足,自主权被剥夺,处处受人限制的滋味可算难熬。
其实,只要坐下来静心仔细想想,我们不难发展三方的落脚点一样。撇开利益相争,三方的目的都是为了使文化得到最好的保护,让其价值发挥最好的作用。只是目的与方式不相匹配,可能造成文物保护的偏差。但是,笔者认为,必须要祛除文化“铜臭味”,方能实现古寺文化的公益化。
古寺文化经过历史的泽洗,是全中国的人民都有权享用的资源。政府机关要自己斟酌,积极与当地宗教协会协商,争取在更多的人欣赏到佛教文化的基础上保护本地文化。政府因地制宜,积极收集本地人对于古寺的看法及要求,制定出一套合民意的绿色开发政策;该寺也不能一味的采取抗拒的激进方法,“开门迎客”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要积极配合政府加强对寺庙文化的修缮,对于往来游客普及佛教文化,让传统文化得以传承。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当文化机制长成一枚成熟的硕果,可以让例如古寺这类文化遗产得到很好的完善和保存,那么千年古寺就再也不会为“官”、“商”之争左右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