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土地城镇化”要不得
时间:2013-12-05 22:56:25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马志刚 

  刚刚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出台实施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最近几年,各地在新型城镇化路径的探索和实践中,出现了一个值得警惕的苗头,那就是将城镇化等同于土地城镇化。一些地方以推进城镇化为由大搞“造城运动”,但由于户籍改革、产业支撑等相关配套跟不上,使得土地城镇化远快于人口城镇化,甚至建成的房子无人居住,形成了空城、“鬼城”。这种“土地城镇化”冒进倾向,如果不通过科学规划加以遏制,任其演化、发展,很可能将城镇化带入歧路。

  按国际公认标准,衡量土地与人口城镇化关系的城镇用地增长弹性系数,合理阈值在1至1.12之间,我国明显超出了这一区间。据测算,2000年至2010年,我国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扩大83%,但城镇人口只增长45%,城市用地增长率与城市人口增长率之比达1.85;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2%,但按户籍计算这一数字仅为35%,7亿多城镇常住人口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没有城镇户口、不享受城镇“待遇”的农民工。还有一些农民因拆迁等原因进了城、有了房,但其工作、生活远未“进城”。在很多地方,建新区、造新城、盖高楼大厦已经成了城镇化的“代名词”。甚至一些中西部城镇,尽管产业基础薄弱、财政入不敷出,也在不惜举债铺摊子,走大拆大迁、大拆大建、大兴土木的“造城”之路。

  不可否认,土地开发建设是城镇化过程中的一个自然表现。随着城镇化的加快推进,产业转移、人口流动、财富增长等,势必会给房地产业带来增量空间,也会扩大城市建设的投资需求。现在,我国的城镇化滞后明显,加快推进乃大势所趋。但城镇化的本质是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是人的城镇化,不是土地城镇化,更不是城市面积的简单扩张。不管是盖高楼大厦,还是修大马路、建大绿地,目的都应围绕人的需要。如果出发点脱离了人,不考虑户籍、产业支撑、基本公共服务以及城市承载力等问题,盲目推进“土地城镇化”、“水泥城镇化”,会滋生大量矛盾和问题。

  这些年用地矛盾加剧就是一个证明。一方面,城市土地利用粗放,使用效率低下。据统计,我国内地大中城市人均综合用地已超过120平方米,而东京仅70多平方米,香港不足40平方米;另一方面,随着城镇面积的快速扩张,大量农村土地被征用,不少农民被迫“上楼”,拆迁补偿中的利益纠纷和种种不公平,使得社会矛盾凸显。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都强调走新型城镇化道路,这个“新型”的着力点,说白了就是坚持以人为核心。提高城镇化水平,应围绕这个核心,努力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把进城落户农民真正纳入到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里来,把农村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与城镇社保体系衔接好,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在实践中,一定要避免拔苗助长、急于求成,而要水到渠成、积极稳妥。解决好了城镇化中“人”的问题,城镇化的水平、质量自然也就提高了,城镇化的“红利”也才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