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讯(记者毛浓曦)近日,国家统计局西安调查队发布调查报告,显示农民工对往城镇集中并最终落户、融入其中的意愿相当之高,但目前存在几只“拦路虎”阻碍着农民工愿望的实现,成为农民工群体最为忧心之处。
调查显示,六成农民工愿意向城镇集中,53.9%的农民工希望五年内能在城镇落户。特别是年轻、学历高的农民工,进城倾向明显。在希望定居城镇的人群中,男性表现出更多的意愿,占63.2%,而女性只占36.8%;从年龄看,51岁以上愿意进城的比30岁以下的低56个百分点,意味着随着年龄的增加,进城的意愿逐步走低。据解读,年轻、学历高的农民表现出更高的进城意愿,是因为他们在城市找工作相对较容易,适应力强;他们生活消费开支大,对生活质量要求较高,城镇可以更好地提供他们需要的生活。愿意留在农村的人则认为,随着城镇化的加快,农村条件会得到极大改善,表示对目前的生活比较满意。
同时,近九成的农民工表示向城镇集中后仍能拥有在农村的老住宅。据介绍,这一方面,是因为农业户籍“含金量”在提高,拥有农业户籍可以申请宅基地、拥有集体土地、集体经济股份、得到生育二胎等城市户籍没有的权益,为农民工带来更多实惠;另一方面,是农民工的归属感使然,认为只有拥有实实在在的土地,才觉得生活有保障,而城市只是作为打工赚钱的场所,不是人生的目的地。
调查表明,21~40岁的青壮年是外出农民工的主体,其次为中年。由于农民工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缺少专业技能,从行业看,80.1%的农民工主要在城镇建筑、制造、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和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等行业。而且,随着省内外务工收入差距的缩小,近九成农民工选择在省内务工。
只有29.5%的农民工愿意成为“职业农民”,也只有35%的农民工知道“职业农民”的概念。接受调查的农民工中,93.4%拥有土地,84.5%由自己耕种。
调查进一步明确了农民工离乡进城并最终融入城镇、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民,当前面临的几大难关,这也是农民工进城的最大隐忧。
融入城市难,住房压力大。目前,西安的农民工居住地以条件简陋、租金低廉的城中村为主。
务工时间长。前三季度,农民工均务工总时间为212天,较国家法定工作时间多25天,平均每月多务工近3天。
社会保障低。前三季度,用工单位或雇主未给农民工缴纳“五险一金”的比例高达88.4%。大多数农民工对于国家出台的各类劳动保障政策了解较少或不全面。
公共服务弱。调查显示,在农民工进城后最急需解决的公共服务中,居前三位的是教育、住房和医疗。特别是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由于户籍不在当地,农民工子女入学困难,即使能够入学,也不能享受与城里孩子同等的福利待遇。
财力支撑难。西安市目前有农民工106万人,据测算,如果让农民工享有与本地市民相同的各项权利和公共服务,每人需政府投入成本8万~10万元。仅此,约需800亿~1000亿元资金,显然这是目前财力难以支撑的。
劳动技能缺。在农民工最希望参加的职业培训中,居首位的是创业开店技术,占32.1%。他们非常渴望政府提供技术和经营方面的帮助,大多数人想学好一门手艺、举家进城落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