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五十年代,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号召,一大批外地企业迁兰,为兰州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成为地方经济支柱产业。龚家湾地区因为承载了搪瓷厂、热水瓶厂、玻璃厂、胶鞋厂等一批轻工企业而成了兰州的一个老工业基地。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这些老工业企业经历了从辉煌到衰落,尤其改革开放后,这些老工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逐渐冷清了下来。自90年代末相继破产,龚家湾这个老工业基地也经历着涅槃之痛。
被称为破产一条街的龚家湾发展前景在何方?兰州市将当时最大的保障房项目——建兰丽苑放在了龚家湾!自2006年建兰丽苑开建以来,这块仅为3.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下变成了脚手架下的城市,10多个住宅项目陆续开建。仅仅六七年时间,曾经破败不堪的龚家湾不见了踪影,如今的龚家湾高楼林立,一个个现代化的住宅小区承载起了龚家湾城市化的梦想。
一座座住宅项目的建设落成改变了该地区的整体面貌,也吸引了大量人口的涌入。这使得原来就落后的公共设施及基础设施滞后了很多,甚至直接影响到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如何改变单一的城市化之路,加快龚家湾地区的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让处于城乡接合部的龚家湾得到平衡发展?
新建住房面积已逾百万平米
如今走到龚家湾,不管是主次干道还是背街小巷,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就是高高耸立的各类住宅楼,有已经建成的,也有正在建设之中,还有正在规划之中的。很显然,这个昔日的老工业基地正在城市化进程中昂首阔步。在记者采访中,几乎百分之百的受访者表示,近几年,龚家湾地区最大的变化就是越来越多的楼。
可以说,建兰丽苑的建成在一定程度上“引爆”了龚家湾地区住宅项目的建设高潮。这个占地约80亩,总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总投资约5.5亿元的保障房项目,东临225#规划路,西靠170#路,南接武警甘肃省总队医院,北临228#规划路,小区由13栋板式纯剪力墙小高层及配套建筑物组成。经过两年的建设,2008年底,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的建兰丽苑小区一期工程竣工交付使用。时隔一年后,二期工程再度竣工并交付使用。2000多套建筑面积在70平方米——100平方米之间的房屋算是解决了部分居民的住房问题。
随着一个个功能、设施齐全的现代化住宅小区的建成,曾经因为破产企业聚集而略显败落的棚户区以及具有明显城乡接合部特征的龚家湾形象正在被取代。仅从这种感观上的变化不难看出,作为城市之尾、农村之首的龚家湾正在由一个破产企业聚集区向宜居区转变。许多房地产开发商看中了龚家湾房地产业的开发潜力,纷纷投入到了龚家湾大建设中。2009年,和泰集团“抢占”了北面紧邻彭家坪高新技术开发区主干道龚家坪西路,东南面及西面紧邻建兰新村路和新规划的交通主干道254#、247#道路的龚家湾地区的“黄金地”——龚家湾十字西南角,投建了和泰家园。
除此之外,富润家园保障性住房项目、民生新天地保障性住房项目及国资佳园等住宅建设项目也已相继落成。据了解,位于龚家湾尹家嘴以西、彭家坪镇王家堡以东的富润家园保障性住房项目是兰州富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继“建兰丽苑”经济适用房小区之后投资建设的又一综合型经济适用房小区,占地260亩,计划新建60万平方米、6000套住宅,分三年实施完毕,总投资18亿元。而总投资7亿元,占地65亩,规划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位于南山快速路以北、商机厂以东的民生新天地保障性住房项目主体也已竣工。总投资4.48亿元,总建筑面积为203450平方米的国资第38佳园等项目已经竣工。
基础设施落后制约城市化脚步
龚家湾地区不仅是兰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彭家坪新区的前沿门户,更是连接黄峪乡、彭家坪镇以及晏家坪的重要桥梁地带。可以说,龚家湾是七里河西南部的桥头堡,除了交通外,这里还是一乡、一镇、一区、两街道的集中消费区。一座座住宅项目的建设落成改变了这个地区的整体面貌,新落成的住宅也吸引了大量人口的骤然涌入。如今不管是老龚家湾人还是新龚家湾人,大家不得不面对单一城市化带来的尴尬。“拥挤”已经成了龚家湾人共同的烦恼。
11月22日,正逢周末,记者在西关、瓜州路、西站等地进行实地采访时“见识”了龚家湾人普遍认为的拥挤。从西关排队等待乘坐105路公交车回家的市民在寒风中翘首期盼着公交车的到来,尽管是排队,但看到有车进站,一些队伍之外的人们似乎忘记了该有的“文明”,使劲往车上挤,这样以来,“文明”与“不文明”开始较量。一位败下阵来的女士无奈地说:“我知道105难坐,我也没想去抢座位,只是我家里实在有急事,怕不往上挤一会又坐不上车。”
记者在龚家湾515医院附近采访时,龚家湾四村的李女士说:“以前我们这边全是厂区,没有多少流动人口,但随着这几年的发展,流动人口我感觉已经超过我们当地人了。因为几乎每家出租房都住满了外地人,我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水也不够吃了,垃圾也多了,出门车也难坐了。”她告诉记者,我女儿已经三岁了,眼看要上幼儿园,可周边除一个私办园之外,再没有其他可选。“龚家湾这几年盖起来了多少楼,人也比以前多了很多,可配套设施基本都没有变化,路还是那么窄,消费场所还是那么的少,学校医院也没增加,休闲场所更是没有,说实话,除了房子越盖越像城市外,其他的配套设施远远落后于市区。”李女士说。
据了解,如今龚家湾常住人口加上周边几所大学的学生以及黄峪、彭家坪及晏家坪三地的居民,每天在龚家湾十字消费的人群已经达到了20—30万人左右。3.7平方公里,二三十万人口,这些潜在的消费群体带给龚家湾地区的是强大的消费能力。可尴尬的是,这里没有像样的消费场所,人们的日常消费活动除了沿街小商铺外就是马路市场。
作为老龚家湾人,蔡先生认为:“没有路,即使修再多的房子,也只能沦为空城。近几年来,包括龚家湾、晏家坪地区的发展是很快的,人口应该增长了不少,可路几十年了,就是这么一条路,能不挤吗?有一点,我们特别不明白,应该说城市化是好事情,可我们的城市化发展却忽略了道路等基础配套设施的同步发展,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畸形发展,如此再发展下去,不知道除了已经体现出来的交通问题外,还会有什么样的问题会出现。”不管是记者所见还是龚家湾人所说,落后的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已经成了龚家湾城市化进程中的绊脚石。
让龚家湾成为第二个西站
有人形象的比喻,近几年龚家湾单纯发展房地产,而忽视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同步发展,就如一个人的一条腿正常生长,而另一条腿不能正常健康发育成长一样,势必会使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形成“残疾”,从而影响城市化进程。
一位长期关注龚家湾地区发展、不愿具名的人大代表表示,龚家湾地区的旧城改造、棚户区改造不能再以单一的房地产开发为主了,应该在房产开发的同时,给予投资者相关的优惠政策,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同步进行,同时,引进适合龚家湾地区发展的具有生命力的产业业态,以保证龚家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该人大代表认为,虽然龚家湾建了许多的住宅小区,但从销售形式来看,这里的商品房并不被购房者看好,由于基础设施滞后、公共服务设施缺乏,除了价格外,龚家湾的商品房是没有任何优势的。“住房和基础设施条件是紧密相连的,而龚家湾能提供给购房者的除了房子本身外,可以说再没有其它的公共服务设施了,有多少人愿意住在这个地方呢?我认为不管是旧城改造还是棚户区改造,对于像龚家湾一样,一涌而上的各类建房项目应该立即停止,要不然会对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和危害。”
“我们现在在城市改造和经济发展上有一个误区,就是一有空地,就吸引房地产、开发商来盖房子、卖楼。据我了解,从2009年到今年,仅龚家湾地区增加的各类商业住房和保障性住房面积将近有100万平方米。而这个小地区的居住人口五普时只有3.5万人,六普时也仅为4.68万人,这就相当于仅仅三年之内,龚家湾地区的常住人口人均拥有25平方米的住房,户均拥有近100平方米的房子。这对一个地区的发展来说,绝对是一个误区。如果从长远来看,经济要发展,就是要有引进生命力的产业。”
他告诉记者,七里河区的整体面积为397平方公里,且95%的区域在农村,城区面积只有25平方公里。而城区面积中有一半在铁道以南,而铁路双桥洞也限制了铁道以南区域的发展。七里河区提出“五坪”改造,在他看来,“五坪”改造的首要前提就要想办法打开瓶颈之源,解决道路的问题。
该人大代表认为,龚家湾目前的城市化的发展之路有些片面,这种形式上的城市化不仅对经济发展起不到应有的促进作用,反而因各方面配套设施的不足而引出多种矛盾。而作为城市之尾,农村之首的龚家湾也正在奋力甩去城乡接合部的帽子。但关键的问题就是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一定要消除城乡分治造成的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劳动就业等方面的城乡差别。最重要的还是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延伸城镇的公共服务功能,供水、供气、供热、排水、供电、通讯等管网及路网、公共交通网络要纳入城镇统筹建设范围,使城乡接合部的广大居民都能享受到现代城市文明和均等公共服务,让龚家湾片区成为七里河的第二个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