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晚,江苏南京六合区朝天路一小区的4楼,一名8旬老人扒在窗口喊救命,楼下居民听到求救以为发生什么意外,于是报警。民警到场后询问得知,老人年事高惧怕孤单,盼着儿子快点下班回来,才喊救命的。(11月21日《扬子晚报》)
老人年逾八旬,按理说应该是到了衣食无忧、颐养天年的时候了。但是,虽然物质生活方面充裕,精神生活却非常贫瘠,老人的生活陷入到了寂寥无助之中。儿子、儿媳都在单位上班,家里只剩下老人自己独处,时间长了,肯定会让老人心理感到不适。
其实,心理不适的又何止南京六合区的这位老人,只不过他的举动惊动了警方,才引起了媒体的注意。在现实中,我们见到了太多老人孤独无助的例子,只是他们将自己内心的孤寂藏在了心底,很少向社会倾诉,向儿女诉说。前不久,对于“常回家看看”的入法,引起了不小的共鸣和热议。很多人都认为,儿女与父母之间的距离会因法律强制力而愈发亲近,但由于该法律规定缺乏现实可操作性,并没有有效缓解孤独老人内心的寂寞。
当沟通与交流的渠道被堵塞,内心的寂寞和孤独不能被派遣,必然影响到老人的心理以及身体健康,也会影响到家庭和谐。日常生活中,年轻人都在忙于日常工作,而且部分年轻人还远在外地,回家就成为了一种奢望,与老人之间的交流沟通更是难上加难。而且,80后、90后出生的年轻人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父母已经逐渐迈入老年人行列,没有兄弟姐妹的帮衬,这群年轻人在照顾下一代的同时,还要照顾父母,就显得捉襟见肘。除此以外,我们的社会还是秉承“居家养老”的传统,很少有老人愿意到养老院生活,社会养老方式还未得到全民认可。
由此,疏通与老年人沟通交流的通道尤为重要。诚然,年轻人的工作时间非常紧张,工作压力也比较大,很少腾出时间与老人谈心聊天。但是,利用好假期、周木与老人相处,多陪老人吃吃饭、聊聊天,时间也还是不少的。再者,可以给老人配备宠物或者其他休闲设施,让老人自娱自乐,让各种爱好或活动打发无聊的时光。对于可以自主行动的老人,就需要走出家门,多到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转一转、走一走,不要总憋在家中。
总之,排遣老人的寂寞需要儿女贴心的照顾,也需要老人走出自己的“影子”,将注意力转移到别处。善待今天的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让我们从自身做起,让老人多点开心和欢乐,少点忧愁和寂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