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涂露芳)昨天,国家统计局发布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变动情况,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2%,环比上涨0.1%。与9月份相比,10月CPI同比涨幅仅扩大0.1个百分点,而环比涨幅则比9月下降0.7个百分点,显示当前居民消费价格处于平稳状态。
10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6.5%,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约2.11个百分点。其中,鲜菜价格上涨31.5%,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81个百分点。1至10月平均下来,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2.6%。
相对于同比数据,环比数据更能体现短期物价变动趋势。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分析,10月份,食品价格环比有所下降,非食品价格环比略有上涨,显示居民消费价格总体保持稳定。从细分数据看,10月食品价格环比下降了0.4%,各类食品价格有升有降。其中,鲜蛋、鲜菜、鲜果、水产品和猪肉价格环比分别下降6.6%、2.8%、0.9%、0.9%和0.4%;牛肉、羊肉和粮食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9%、0.6%和0.3%。
10月非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3%,七大类非食品价格五涨一降一平。衣着、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分别上涨1%、0.8%、0.2%、0.1%和0.1%,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0.3%,烟酒及用品价格持平。在非食品价格分类数据中,旅游和服装价格环比上涨相对要多一些,涨幅分别为4.9%和1.1%,这与10月份出游旺季和服务换季销售密切相关。
值得注意的是,10月份工业生产者价格变动也非常平缓,这成为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的重要利好因素。10月出厂价格环比持平,购进价格环比上涨0.1%。细分的行业数据显示,30个主要工业行业中,出厂价格环比下降的行业有10个,持平的行业有7个,上涨的行业有13个,三分之二的工业行业产品价格稳中有升。
物价保持平稳的同时,全国消费市场依然呈现旺盛活力。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49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3.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2%。按消费形态分,10月份,餐饮收入2422亿元,同比增长9.5%;商品零售19070亿元,增长13.8%。
解读
保障民生还需更“贴心”
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数据显示,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2%。在物价同比变动创新高的同时,环比变动则相对平稳,因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年内通胀压力可控。同时,为了使老百姓购买力进一步提升,各行各业在改革和发展中应该更“贴心”。
不过,中国人民银行2013年第三季度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居民物价满意指数比上季回落0.4个百分点;居民未来物价预期指数比上季提高了3.7个百分点。业内人士指出,调控物价是保障民生的重要一环,而各行各业应更“贴心”,贴近消费者购物、生活习惯,让老百姓购买力进一步提升。
今年以来,出台了一些资源性商品价格改革措施,如何从中进一步保障百姓生活?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副巡视员郭剑英表示,目前已经有50%的城市在推行阶梯水价,未来将在全国推行阶梯水价,同时还将研究阶梯气价制度。“在推进资源环境价格改革的过程中,保证居民基本生活这一块价格的相对稳定,是推进价格改革的前提。”
上海市流通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汪亮表示,应进一步完善商业流通体系,包括物流的建设、商业的规划等等。“实际上,完善我国商业流通体系不仅仅能让消费者购买终端消费品更省心;亦能从生产源头开始节约农副产品等流通成本,从整体上降低消费品价格,而不至于伤到上游的种植户、养殖户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