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期待监管新思路
时间:2013-11-07 12:24:36  来源:法制日报   作者:周芬棉 

    上海财经学院金融学院承担了多个关于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方面的研究课题,丁剑平教授是课题组的核心成员。

  丁剑平教授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获准进入自贸区的外资银行和民营银行太少了。从现在的格局来说,不利于竞争。只有中国监管部门将银行分为中资的、外资的、民间的等等。现在的监管思路亟待改变。

  外资银行民营银行太少

  记者:当日自贸区挂牌时,银监会批准了十一家金融机构入驻,其中有两家外资银行,一家是交银金融租赁公司。

  丁剑平:首批被获准的银行,国有控股银行无一例外,都入驻了。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农、工、建、交”一个没落下,上海银行作为本地银行,与这五家获准设分行。另外,招商银行、浦发银行获准筹建分行。

  记者: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和星展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获准筹建支行。为什么不是分行?

  丁剑平:花旗银行和星展银行,都是比较早就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外资银行。星展银行早在1995年就在上海设立第一家分行,此后,在北京、广州、天津、深圳、苏州、南宁、东莞都设了分行。花旗银行与此类似,也是在1995年前后开始在中国设立分行。按照银行一般级别划分是总行、分行、支行。总行管分行,分行管支行。从这个意义上讲,支行开展业务受分行监管。

  记者:你对首批入驻的这些金融机构作何评价?

  丁剑平:外资银行和民营银行太少了。外资银行仅两家,而且是设支行,民营银行没有一家。对于大多数国有控股银行来说,只是从区外搬到区内,没有体现出面向国际、面向民营开放的创新思想。

  现有格局不利于竞争

  记者:自贸区改革方案提出,推动金融服务业对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和外资金融机构全面开放,支持在试验区设立外资银行和中外合资银行。银监会在8条意见中也提出,支持中资银行入区发展,支持外资银行入区经营,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区内银行业。

  丁剑平:无论改革方案还是银监会的意见,这都是创新的方向,但是,这有一个过程,以后会是什么银行被准入,很难说。至少从现在的格局来说,不利于竞争。

  记者:世界上其他自贸区在这方面有什么可借鉴的?

  丁剑平:将银行分为中资的、外资的、民间的等等,只是中国对银行的划分,要改变现在的监管思路。在国际上,只有资本金大小的区别,没有资金来源的划分,对银行也没有太多的要求。所有银行,只要符合监管底线的要求,符合登记条件,都可以进去。监管层做的只是要求守住风险底线,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就行。无须严格准入。

  离岸业务不应圈定几家

  记者:银监会在8条意见中提出,支持区内开展离岸业务。允许符合条件的中资银行在区内开展离岸银行业务。什么是离岸银行业务?

  丁剑平:一般来说,各国的金融机构只能从事本国货币存贷款业务,但是二战以后,各国金融机构从事本国货币之外的其他外币业务逐渐兴起,有些国家的金融机构因此成为世界各国外币存贷款中心,这种专门从事外币存贷款业务的金融即离岸金融。具体到人民币离岸业务,简单地说,就是在中国境外经营人民币存贷款的业务。

  记者:有专家称,人民币离岸业务,就是银行吸收非居民人民币资金,又服务于非居民的金融活动。“非居民”是一个专有名词概念。您能不能详细解释一下。

  丁剑平:“非居民”确实有特定含义。它是指在中国大陆以外(包括港、澳、台)的自然人、法人(包括在境外注册的中国境外企业)、政府机构、国际组织以及其他经济组织,以及中资金融机构的海外分支机构,但不包括境内机构的境外代表机构和办事机构。

  记者:开展离岸业务,与人民币跨境使用密切相关。改革方案中提出,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可在试验区内对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跨境使用等方面创造条件进行先行先试。开展这些业务,对银行有具体要求吗?

  丁剑平:应该允许更多的银行开展离岸业务,而不是特定的几家,这样做,可以改变目前银行业盈利模式,有利于实现公平竞争,提高服务水平。

  存款利率还没完全放开

  记者:现有的盈利模式是一个什么样的模式?

  丁剑平:现在银行的高收入、高盈利,主要依靠的是存贷差。这只能是一项传统业务,而需要大力开展的中间服务,靠中间服务盈利,并成为主要收入组成部分。这也是国际上银行之间相互竞争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记者:改革方案中提出要加快利率市场化。如何才能加快呢?

  丁剑平:利率市场化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在试验区内先行先试没错。目前,货币市场利率、债券市场利率、外币存贷款利率已先后实现市场化。今年7月20日,人民币贷款利率全面放开,但是,存款利率上进行上限管理,存款利率还没有完全放开,而这是利率市场化最为关键的。而且,要全面实现利率市场化,需要有很多前提条件,比如说要建立信用评级制度,存款保险金制度,建立金融机构多层次市场,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等等。

  记者:对于目前自贸区在金融创新方面的做法,总的来说,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丁剑平:感觉到创新不够,三年看效果,现在看来创新力度不够。最担心银行监管,换汤不换药。希望真正做到减少事前监管,简化审批,建立准入事项限时办理制度,提高准入效率。进入自贸区的“玩家”必须要多类别多层次,来营造一个“金融生态”,为进一步的改革创造环境。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