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年粮食丰收已基本定局,粮食生产将实现‘十连增’。”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10月24日的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表示。汪洋同时强调,在粮食增产的同时要千方百计保证农民增收。
事实上,增产不增收这个怪圈一直困扰着中国农业的发展。美国农业部8月份发布的农产品供求预测报告显示,2013年全球粮食产量将达约24.3亿吨,比2012年增长8%。其中玉米、大豆和小麦产量均将创历史新高。我国国内粮食市场压力显而易见,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58957万吨,比2011年增加1836万吨,增长3.2%,粮食供需总体平衡。在这一背景下,2012年我国粮食价格涨幅由前两年的10%以上回落到了4%。
有识之士指出,农民增收的关键,是逐步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
近年来,随着土地流转政策的逐步实施,农业规模化生产初见成效。全国各地,尤其是传统的主要粮食生产区,出现了数目庞大的种粮大户。农业部的相关调查显示,目前中国共有种粮大户68.2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0.28%;经营耕地面积共1.34亿亩,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7.3%;粮食产量约占全国的八分之一。现实情况是,在新的规模化农业生产模式下,粮食生产依然面临各种挑战。
从“卖粮难”到“种粮难”
最大的挑战便是,粮食生产更是面临成本不断地上涨的压力。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2010年粮食生产成本与2003年相比已平均上浮83%,2010年,全国小麦、稻谷、玉米的生产成本分别达到766.63元/每亩、618.63元/每亩、632.59元/每亩。在粮食生产成本不断上涨的情况下,规模化农业生产的成本投入不足,成为新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在种粮大户不断涌现、农业规模化生产逐步实现的同时,与此相配套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却并没有实现,种粮大户必须通过自身的投入来解决诸如土壤改造、地块整治、经营前景评估、农机服务、病虫害防治、市场信息、产品营销等问题,这就极大地增加了其生产成本。
以传统农业区重庆彭水县为例,该县耕地面积超过70万亩,2012年种粮大户增长到118户,但该县目前只有1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具只有15台。在河南信阳市息县,种粮大户的困境十分相似,不但相应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缺乏,适合规模化生产的合格劳动力也极为短缺。
同时,随着农业市场化不断发展,种粮大户对专业服务需求正从单纯的生产环节服务向资金、信息、加工、运输等综合性服务扩展。相比于农机、植保等产中社会化服务,产前、产后服务体系建设更显薄弱。
土地流转政策实施以来,规模化“非粮”用地不断推高地租价格。在河南滑县、武陟县、安徽界首市等农区,地租成本一般占到大户种地投入的一半左右,地租价格的明显提高,进一步挤压了粮食生产的利润。由于种粮收入与“非粮”流转收益差距较大,随着农村土地流转速度不断加快,“非粮”流转规模可能会进一步扩大,将会对农民种粮收益和生产积极性构成很大压力。据重庆市农委统计,目前重庆大户种粮土地85%以上依靠流转,年均地租成本已达400多元/亩,而种粮大户每年亩均纯收益只有200元左右,远低于“非粮”流转收益。
劳动力、地租成本都在不断上涨,规模化农业生产所需要的前期投入越来越大,为了种粮,不少大户不得不四处借债,甚至靠借高利贷种地,许多农户甚至由于种粮资金链断裂而破产,流转的土地不少已经荒芜。
政策调整初步启动
长期以来,主粮在市场上价格偏低,这种状况目前并未改观。《21世纪经济报道》10月25日报道称,黑龙江今年每公顷水稻产量为7吨半到8吨左右,合计每亩在1000斤左右。与2012年相当,目前市场收购水稻价格仅为每斤1.26元或1.27元左右,与去年国家临时收储每斤1.25元的价格差不多,大大低于今年每斤1.35元的国家临时收储价格。
由于主粮利润空间很小,有不少地方为了经济利益,提出发展现代特色效益农业,对“非粮”规模化种植扶持力度很大,客观上对主粮生产进一步造成挤压。在一些地方,政府对土地流转支持政策趋于“一样化”,甚至部分经济作物补贴还要高于粮食。
与此同时,种粮大户融资的困难不降反增。由于农业生产自身的高风险性,决定了农业信贷项目风险高,不可预见性大,这与商业银行资产运行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需求产生矛盾。因此,粮食规模化生产迫切需要政策予以真正的资本支持。
从政策层面来看,国家对粮食种植的补贴也确实在不断加大。2012年,中央财政对种粮农民的四项补贴为1406亿元。但现有的政策将资金主要补到了承包户农户头上,流转土地规模种粮的大户并没有享受到这些补贴。
今年以来,相关政策调整越来越明晰,正朝向促进粮食规模化生产、转变生产方式的方向转变。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新增农业补贴要向主产区和优势产区集中,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倾斜。
国家财政部10月21日称,将为5个粮食主产省提供6亿元人民币资金。这笔资金将下拨给黑龙江、辽宁、山东、安徽、江西5个粮食主产省,用于继续开展种粮大户补贴试点工作。在具体操作上,按照财政部安排,补贴将在原则上通过项目支持的形式实施,主要采取“贴息”和“以奖代补”两种方式,帮助种粮大户改善生产条件。其中,种粮大户的生产成本补偿、生产能力建设,以及金融机构为种粮大户提供金融服务这三个方面将获得重点支持。
进口优势威胁“自给”?
在扶持国内农业发展的同时,为了保护粮食生产安全,我国政府早前制定了粮食自给率须保持在95%以上的政策“红线”。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中国农产品需求总量一直在刚性增长,近年来,粮食的对外依存度明显提高。
中国海关总署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1至11月,中国粮食进口已达到6589万吨,而2012年中国粮食的总产量为58957万吨,若以前11月的粮食进口计算,我国粮食进口实际已占全年粮食总产的11%,超过“红线”6个点。另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在2012年前11个月中,中国对三大谷物(稻谷、玉米、小麦)的净进口量已达到940.4万吨,其中稻米175.5万吨、玉米430.7万吨,小麦334.2万吨。
事实上,我国粮食进口的数量和种类,直接反应了我国农产品供求总量平衡与结构性紧缺的矛盾。目前我国食用油、肉蛋奶消费的大幅增长,直接导致了玉米等饲料用粮的需求大幅增长,带动了大豆的大量进口。
从整个国际市场来看,价格优势也是粮食进口不断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目前国际市场环境下,国外粮食价格相比国内有十分明显的优势。以大米为例,前些年我国进口大米主要以泰国香米为主,用于满足高端消费需求,总体数量不大,而普通大米进口基本没有价格优势。但随着人民币不断升值和国内米价稳步上涨,2012年我国大米价格开始高于越南、巴基斯坦等国,进口米价格优势凸现。作为大豆进口大国,我国2010年、2011年、2012年进口大豆分别为5480万吨、5183万吨、5838万吨,其用途主要是榨油和做饲料。
因此,要真正减少农作物进口总量,保证粮食生产安全,还得提高国内农业生产的效率,提高其市场竞争力,规模化种植是必经之路。专家分析认为,未来我国应该实行“口粮安全战略”,让农民真正有动力去生产口粮,唯有这样才能真正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未来我国应该重新调整粮食安全战略,重点对从事“主粮安全”的农民与耕地进行保护,加大对小麦、大米生产的补贴,提高收购价格,提升粮食安全保护的精度与准确性。
而适量的粮食进口弥补国内需求,目前来看依然是有益的。按我国现行的刚性消费人口数量,大约需要30亿亩以上的播种面积才能满足要求,而目前我国只有18亿亩耕地,加上复种只有24亿亩,还需进口6亿亩的粮食。因此,适度地进口国外资源性农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利用了国外耕地资源,保证了国内粮食总产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