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北以及华北多地发生大雾或雾霾天气,境外媒体借此对中国空气质量问题进行集中分析评论:
集中供暖令雾霾加重 英国《卫报》10月21日报道:21日,中国东北城市哈尔滨的PM2.5含量飙升至世界卫生组织所建议日均可容忍水平的40倍。黑龙江省的所有高速公路均被关闭,哈尔滨市的中小学全部停课,吉林省和辽宁省也发布了雾霾红色警报。官员们将此次雾霾天气归因于东北开始供暖导致煤炭使用量增加、风速低、农民燃烧秸秆以及汽车尾气排放等因素。也有人认为,突然的气温变化以及空气湿度大等因素加重了雾霾程度。
美国《纽约时报》10月21日报道:20日因为哈尔滨开始供暖,雾霾程度大为加重。哈尔滨是中国最冷的城市之一,该市严重依赖煤炭的供暖系统意味着,每年必须在温暖与清洁的空气间做选择。
经济发展的高昂代价 西班牙《阿贝塞报》10月21日报道:为保护民众,当地政府要求学校停课,工厂停工,拉响了今冬第一次污染警报。今年1月,北京几乎整月都处于类似的污染环境中,凸显出中国疯狂但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所带来的严峻环境问题。有报告指出,由于热电站发电和供暖系统烧煤造成空气中悬浮大量有毒颗粒物,中国北方居民的预期寿命远远低于南方。除了每年造成几十万人死于肺部和心血管疾病外,污染还会造成未来医疗开支激增,抵消中国的高增长,因为环境成本已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0%。在21世纪的“工业革命”中,中国仍在为经济发展付出高昂代价。
工业区是一大污染源头 美国《华尔街日报》10月22日报道:尽管北京的空气污染从10月初开始有所缓解,但中国北方部分地区21日出现重度雾霾。这提醒我们:虽然在空气污染问题上北京受到的关注最多,但临近的工业区是北方空气污染的一大源头。北京市政府上周公布了一项到2017年控制本地污染密集产业的计划。尽管这一计划旨在控制本地水泥、钢铁和炼油行业的扩张,但也包括与河北和天津等邻近地区的合作,这些地区是这些产业的主要中心。北京呼吁邻近地区也控制其工业产能并制定减排目标。
政府已采取防控措施 美联社10月21日报道:中国大城市的雾霾程度属于世界上最严重的,很长时间以来中国政府一味追求经济增长,对环境问题未予重视,但在公众对环境问题的不满日益加重之后,政府已开始着手采取一些空气污染防控措施。
美国之音中文网10月21日报道:经济高速发展以及大量使用煤在中国广大地区造成严重污染。多年来,中国政府一直保证要努力解决污染问题,但成效甚微。
路透社10月24日报道:中国环保部24日表示,将派检查组前往空气污染严重的省市,以确保应对空气污染的措施得以落实。各大城市的空气质量日渐成为中国领导人关注的问题。越来越富裕的城市人口反对不惜代价实现发展的经济模式。
管制措施或难以落实 英国《金融时报》10月22日报道:中国政府开始对中国首都的空气质量非常担心,他们希望北京周边河北省的工业城市减少烧煤,降低钢铁和水泥产能,以缓解空气污染。但是对承德和其他城市来说,这会减少就业机会。这些城市收入较低,排出浓烟的钢铁企业是重要的雇主。对北京而言,在这些没有其他产业的城市,保住就业的问题使整体转型更为复杂,在政治上也更为危险。北京能否在这场清除污染的新行动中取得成功还有待观察。
日本《产经新闻》10月22日报道:大型石油企业等对排放政策有反对之声,因此,有人认为即将采取的管制措施可能难以落实。
路透社10月24日报道:多年来,中国政府制订了许多治污方案,但鲜有明显效果。治污决定落实不到位一直是一心追求增长的地方政府和实力雄厚的国有企业的突出问题,其常常无视中央的方针政策,甚至伪造排污数据。
破坏形象影响旅游业 美联社10月21日报道:中国最新的旅游口号是邀请访客来“美丽中国”。破纪录的雾霾天气,引来外界关注中国不受约束的工业化所引发的环境和健康代价。中国旅游业受益于中国快速的经济增长和不断上升的国际地位,但其未能跟上国际潮流。“美丽可以有许多不同欣赏方式,但现在有关污染特别是空气污染的报道层出不穷,人家不会相信中国是百分百美丽。”旅游专家莫里森说。
美国《时代》周刊网站10月21日报道:今年上半年,到中国的外国游客数量比去年同期减少5%,而到北京的游客则减少了15%。人们对H7N9禽流感的担忧也许有些影响,但认为中国的空气对健康实在有害的观念也产生了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