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5年04月07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纠正二重结构是实施收入倍增的关键
时间:2010-06-17 10:00:09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韩和元 

启动内需扩大消费,关键就是要提高居民收入

当前我国经济的复苏,如果只冀望欧美经济复苏来扩大出口是不现实的,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根本出路,还得靠扩大内需。就扩大内需而言,一味地扩大投资显然也不是办法,必须扩大消费,但消费是和居民家庭收入及全社会居民家庭收入分配相关的。

据报道,中国的GDP增速虽是发达国家的好几倍,但工资增速却远落后于这个幅度。在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中,中国、印度、俄罗斯具有一定的可比性。自1999年至2006年期间,俄罗斯经济年均增长率为6%左右,而俄罗斯的人均实际工资和人均实际收入的增长速度比GDP的增长速度高出2倍。在2007年至2009年预算计划中,俄罗斯人均实际工资还将提高50%。印度平均工资水平在2003年到2005年三年分别上涨了11.45%、11.6%、14%,远远高于GDP的增长速度。反观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连年保持近10%的增长,然而在GDP高速增长的同时,许多国人并没感觉到收入有明显增长。至少相比于两位数的GDP增速,国人的钱包并没有鼓起得那么快。

事实上,中国人均收入水平增速已经连续多年低于GDP增速。国际上通行的规律是,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时,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应该是呈不断上升趋势。但近年来,我国GDP虽以9%左右的速度增长,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也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但是中国劳动力工资占GDP的比例却在不断下降。

因此,要想启动内需扩大消费,关键就是要提高居民收入,提高居民实际购买力,正是因此,中国需要一个“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给谁倍增———“一刀切”的倍增只会令两极分化越增越大

最近,人保部官员公开表示,中国现在基本具备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条件,应该在“十二五”规划或者政府的工作计划里面,酌情考虑或者采取类似的做法。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已然从学者的论证到了政府层面的考虑了。

但如果真要推出收入倍增计划,首先需要我们注意的第一个问题是,给谁倍增?如果这个倍增是一刀切的,也就是说不管他年收入多寡、也不管他所处的是垄断行业还是竞争行业、亦不管他的所属阶层都同增15%,那么基于基数效应,两极分化只会越增越大。不要忘记的一个现实是,我国目前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已达3.3倍,而行业间差距更高达15倍之多,另外10%的最高收入阶层与10%的最低收入阶层的人均收入差更是高达20多倍。

收入增长缓慢固然是问题,但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更为突出。如果不把这个问题纳入未来计划考虑范围,而搞简单的一刀切,那么很可能最后与李克强副总理提到的“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形成‘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以此来达到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持续发展”的愿望相违背。

就业的改善绝不仅仅是增加劳动力的低质量就业,应该以消除低收入阶层为目的

要破解这个难题,首先需要我们认识的是,收入分配不公仅仅只是收入增长缓慢的果而不是因。造成我国国民收入增长缓慢和分配不公的根本原因,是历史和体制原因,社会和经济的诸如城乡二元结构、国有与民营结构、工农业结构、工业内部结构、东部与中西部结构所构成的双重结构。有人认为,只要当前经济高速增长的态势能够得到确保,双重结构问题就会逐步接近消除。但事实却并如,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这十年里,正是我国二重结构恶化的十年,是贫富差距扩大的十年。

而这种社会和经济双重结构出现的根本原因,又在于我国社会经济中根深蒂固的文化和体制基础,所以,我们不能说在高速增长的条件下,这种双重结构会自行消失。虽然伴随着经济的增长的确会产生就业的机会。但是如果我们不试图去促进人口流动,以使其适应随着经济增长而发生的结构变化,不试图去解决产业间劳动力的转移问题,那么仍会存在收入增长缓慢甚至分配不公的事实。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所谓就业的改善,绝不仅仅是增加劳动力的低质量的就业,它应该像日本那样以积极地提高民众收入进而消除低收入阶层为原则和目的。日本的经验告诉我们,高质量的就业不仅有利于国民经济和国民生活均衡而又好又快地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

消除双重结构才能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形成“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

因此,在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过程中,我们必须首先致力于纠正目前业已存在的诸如城乡之间、国有与民营之间、农业与非农业之间、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特别是城乡之间、国有垄断企业与民营企业之间的二元结构。唯有如此才能确保各收入阶层之间生活上的、收入上的差距日渐缩小,也唯如此才能够确保我国“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形成‘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进而达到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持续发展的目的。

如果这一障碍能够被有效突破,二重结构得到根本缓解,那么我们可以预期,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将得到优化改善,投资、消费和出口将会得到更均衡的发展。如果二重结构得到根本突破,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得以成功实施,中国经济得以从当前的出口导向增长向消费为主的内需增长转变,那么我们更可以放言,中国经济将会步入一个消费主导的新一轮高速增长期。(作者单位:广东生产力发展研究会)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