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0月06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长三角规划出台
时间:2010-06-10 14:28:25  来源:时代周报 

酝酿多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日前正式由国务院批准实施。5月24日,在国家发改委网站上挂出的“缩略版”规划中,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战略定位是: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目前,详细的规划尚未公开露“真容”。这份自2004年起就开始启动的《规划》,2006年就进入了草案征求意见阶段,然而,到今年3月才传出正式上报,日前正式获得批复,堪称“六年磨一剑”。参与了前期调研和重大课题研究的上海社科院城市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发改委长三角区域规划综合组成员郁鸿胜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最终出台的《规划》相较2006年的征求意见稿已“有了很多修改”。

与2006年的初稿相比,长三角地区发展的战略定位有了明显扩容,其中,“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中心”的定位首次被提及。并且,长三角的边界也大大延伸,由原先的16个城市都市圈扩展到了上海、江苏、浙江两省一市,区域面积21.07万平方公里。长三角地区的一体化,再度感受到制度的新推力。

率先转型新使命

“《规划》是应时而出。”区域经济专家、国务院参事徐嵩龄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它是必要的。非如此,则不能在长三角形成一个合力平台,不能为长江经济带担当有足够导向性和驱动力的龙头,不能为东、中、西部中国发展创造更多机遇和条件。它又是必然的,水到渠成,见诸《规划》所列已具备的各项条件与优势。”

《规划》最大的一个突破在于,要求整个长三角地区,而不仅仅是上海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上海社科院部门经济研究所所长杨建文告诉时代周报记者,长三角被寄予了率先转型的重要使命。杨建文介绍说,目前,转型的导向大约分为科技导向型、服务导向型、消费导向型、民生导向型和低碳导向型。“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归纳,还是聚焦于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在杨建文看来,在现阶段的长三角,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确实已具备了必要性、可能性,且有了转化为现实性的基础。“它必须要这么做,而且有可能这么做,在今后的五到十年中,有可能转化为现实。”

“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中心”在《规划》中首次被明确提及。徐嵩龄说:“现代服务中的现代物流业相对易于实现,而现代金融业则更多需与政策关联。”

徐嵩龄提醒,规划中突出强调的先进制造业,尤应突出强调其中的装备制造业。“它是制造业中的王冠,是长三角先进制造业中的重中之重。如果只是先进制造业而没有先进装备制造业,长三角只能屈居于世界制造业的‘蓝领’,而不是‘白领’。中国工业将始终大而不强。”

壁垒或会减少

浙江商联理事周世强,这几天又在上海奔走。他有家电子商务公司,总部在杭州,“走出去”到浙江和江苏,发展都很不错,但就是进不了上海。上海的门槛比较高,他已几度碰壁。《规划》的出台对周世强也是个喜讯,他又赶来上海,再度努力,“希望壁垒障碍能够少一点。”

不过,周世强只是谨慎乐观。他告诉记者:“去年一年,像我这样的商界小人物,就参加了50多次类似长三角经济协调的会议,但有实质性进展的很少。不同地域的人表面高调客气,私下各有各的算盘。”

周世强记得一个细节,去年,他列席了一次长三角政府部门关于某经济项目的商讨。在饭桌上,一位上海官员开口就说:“杭州是我们上海的后花园。”“这个说法也不算错,但,我们很多浙江人听了有点不舒服。”周世强告诉记者。

拥有华强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的史德强,也有着类似的烦恼。专事化工、危险品运输的华强物流总部在上海,想拓展到宁波,可是,“宁波只有一家危险品仓库,而且和上海的费用不一样,操作规范也不一样。而且,华强在上海物流园区注册,和外地连税收都不一样。”史德强说。

《规划》出台,史德强有了一丝期盼,“应该会对市场格局有个调整,或者说洗牌。长三角地区的市场会统一规划,而且各地经济发展会慢慢趋于平衡。至于各地间政策能否趋同,我想在短时间内可能还不行,毕竟城市之间差异太大,消费水平和理念、文化背景都不一样,一体化应该是个未来的趋势,多久实现不敢肯定。”

区域一体化仍难推行

建设全球第六大世界级城市群,也是此次《规划》中设定的长三角的战略目标之一。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系主任华民看来,“如果两省一市不在行政体制上消除区域壁垒,依然要在GDP方面互相竞争,在产业布局上仍力求大而全,而非以专业化分工为基础的互相弥补的产业集群,那么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而以专业化分工为基础的世界级城市群这一目标就比较难实现。”

事实上,长三角产业的同构也确实为人诟病,被认为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阻碍。《规划》2006年草案版本中即指出,“上海与江苏、浙江的各城市之间发展定位雷同,职能分工不明确,存在产业低水平、低效益同构以及过度竞争现象。”据不完全统计,在长三角16个城市中选择电子信息作为重点发展产业的城市就达到12个。

此次《规划》中,明确了长三角发展中的“一核六带”概念。这包括上海这个发展核心,以及沪宁、沪杭沿线发展带、沿江发展带、沿(杭州)湾发展带、沿海发展带、宁湖(湖州)杭发展带和沿湖(太湖)服务带。根据各个发展带的不同特点,制定了针对性的政策。在业内人士看来,此举或许有利于各个地区产业的差异化发展。

据了解,在《规划》中,提出了一些加强长三角各地区间的协调性政策,旨在打破行政壁垒,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不过,周世强感叹,“一体化谈何容易,各地都有各地的利益。就说最小的事情,喝啤酒,浙江喝浙江的品牌,江苏喝江苏的,上海喝上海的。”

周世强告诉记者:“总的来说,硬件的联通是做得到的,高铁(高铁民航争夺战)、公路、航空,都在推进,但软件方面相当困难。我们的行政思路和制度安排应该上个台阶,人家欧盟都能够实现相当程度的经济默契,我们两省一市之间为什么就做不到呢?”

周世强也去过珠三角,他感觉,可能是因为没有跨行政区域的关系,在很多方面珠三角做得有效率得多了。“珠三角有时用不着开冗长的会议,就能把问题解决了。”

事实上,在跨两省一市的长三角,例行的协调机构是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不少业内专家都认为这样的制度还是“偏软”,成立一个跨区域的行政主体,也许会有助于实现长三角的联通。

对此说,徐嵩龄并不赞成:“没有必要为实施《规划》另建高于沪宁杭的跨行政主体。协商与妥协取得的一致,其绩效高于指令。”显然,一体化还需要更多的行政智慧。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