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北京的停车公司为何不能引入市场化?
时间:2013-09-25 21:10:19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吴秋风 

  在北京,如果思考停车公司的名字,您首先会想起哪一家?经济之声今年早些时候的报道提到,在路侧停车场管理公司中,占据统治地位的是“京联顺达”公司,它的前身是“公联顺达”。京联顺达是一家有国企背景的合资公司改制成的民营公司,但改制后业务却没有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北京城超过60%的路侧停车位的收费管理仍在改制后的一家民企手里。如果如媒体报道所说,现在,北京60%的路侧停车位掌握在一家改制后的民企手中,算不算垄断?我们查阅的采访资料中,多位专家的观点是肯定的。(9月25日中国广播网)

  信息不对称只是一种表象。在北京,绝大多数的私家车主们搞不清谁收取自己的停车费用,也不知道停车费流向何处,也许可以理解为是一种信息不对称,但在媒体披露“超过60%的路侧停车位的收费管理归一家民企时”,显然不是已经“信息”的问题了。

  在中国,“垄断”一直是一个敏感的词汇,媒体不会轻易使用,似乎判定哪个企业或哪个行业垄断时,捎带着也在质疑现有的经济政策和制度设计的合理性,一个纯而又纯的经济学名词时不时地会变得非常的敏感。在涉及北京停车位收费的问题上,停车公司的垄断是既成事实,媒体引用专家的观点以及采访资料,试图想证明停车公司的垄断行为成立,却无法回答为什么偌大的停车公司如何归为一家,以及资金的流向——毕竟马路不是私有财产,而是带有明显公共事业性质的政府投资项目,政府使用的资金来源则属于来自纳税人的缴费。

  梳理出停车费流向的路线图其实是很有必要的。马路和大部分公共停车场是政府投资的,私家车主也大都属于纳税人。停车收费被一家民企公司垄断,而北京停车市场需求巨大,没有监管也没有竞争,停车就掏钱,马路成了无本的买卖,停车价格却逐年飙升,加上信息不透明,停车收费成了一笔实实在在的糊涂账。

  事实上,屡受诟病的北京“黑停车”的存在是因为现有的“白停车”在性质上与“黑停车”没有本质的区别。只不过,“白停车”会有一个明显标志的价目表,收费员会有一套像模像样的制服穿在身上,但两者都是利用公共资源作为自己的本钱,要挟私家车主们停车交费,目的和手段别无二致。

  千万别用国外停车收费的思维来套用北京的管理思维,当真是与国际接轨,也就不会用一家民企垄断北京停车市场的事情发生了。在做不到“晚上七点钟以后纽约90%的街道停车都是免费”、“日本晚上全部免费开放”的标准时,北京可以效仿“日本各城市对经营性停车场给予了减免税的优惠”,也可能将停车市场资源完全市场化,用竞争解决停车费高企、黑停车屡禁不止的行为。或许,停车公司引入市场化就会打破现有的“生态平衡”,恰恰是既得利益群体们不想见到的结果。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