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武汉市城管委出台《城管员工作守则及考核办法》。按照这个规定,今后在武汉,执法过程中出现辱骂、殴打管理相对人行为的城管,将被严肃追责直至辞退。而且,规定对执法队员、协管员、市容监督员一视同仁,杜绝“出事就是临时工”现象。
就在不久前,“城管打人”“临时工干的”还是此起彼伏的新闻热点,人们对一些地方的城管上演全武行齐声痛责,社会各界建言献策,探讨如何走出执法的“暴力困境”。一个基本共识是,消除暴力,城管首先应自我变革,转入文明执法、依法管理的正轨。现在,武汉城管划出“打人辞退”的高压线,虽不是创新之举,但符合公众期待,对城管的长远发展更是具有正面效应。
城管不时亮出拳头,象征着城管管理中最生硬、最粗放的一面,是整个城市文明的最短板。打出来、吓出来、哄出来的所谓秩序,不仅代价高昂,而且难以持久。
实际上,城管也是暴力的受害者。有暴力执法,就有暴力抗法,甚至会有“被暴力”现象。此前就出现了城管被摊贩用秤砣砸昏、被下河游泳者拉下水等事情。这更说明,在暴力逻辑下,没有真正的赢家。跳出暴力思维,在文明法治的框架下,重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行为,才有和解乃至和谐的希望。
从这个意义上说,城管自己给自己戴上了“非暴力”的紧箍咒,只是迈出了走向城管文明的第一步。“打人辞退”其实是管理底线,但这一点要做到也不易。对执法打人行为,谁来监督,谁来问责?以往,城管打人新闻常常是媒体或网友爆料的,鲜有“自曝家丑”的,内部监督何以支撑这条底线,社会监督又如何形成倒逼压力,使“不敢打人”真正成为城管的集体敬畏?
再者,文明的养成和拓展,需要外力推动,更在于内力驱动。不打人的城管,如何以文明方式、法治手段去进行管理、加强服务?以前一冲一推一横扫就能“搞定”的事情,现在如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确保执行效率和质量?破解这些新问题,需要从管理理念到执法方式上的改变与创新,重新激发有序而有效的管理服务能力。否则,光有不打人的底线,而没有更多方面、更深层次的文明升级,迟早还得回到暴力执法的老路上去。
一个巴掌拍不响。作为城市管理的另一方,不管是摊贩还是市民,也应多一些理性平和的心态,少一些对抗心理,有话好好说,遇事不冲动,进一步遏制执法过程中的火星和戾气。让文明成为城市管理的一种习惯,需要管理者的自我塑造,也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