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昨日头版报道了当下愈演愈烈的盲目“造城”运动,抨击了土地浪费、住房闲置、资金套牢等“造城”弊端。不久前,新华社刚刚报道过一些地方“误入歧途”的城镇化:“新城”变“鬼城”,地产泡沫向中小城市转移;城镇建设沦为“圈地运动”,地方与开发商联手囤地;地方政府负债率逐年增长,借新债还旧债……媒体不约而同的共同关注,反映出“造城”问题的严重性。
改革开放以来,新城新区建设不乏成功范例,也曾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亮点。比如已经发展起来的深圳、浦东新区、滨海新区,正在发展中的南沙新区、前海新区、横琴新区,都为打造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贡献了巨大力量。不可否认,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深入推进,适度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但是,新城新区建设必须尊重经济规律,必须进行科学规划,必须坚持量力而为。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许多地方政府热衷于拉大城市发展框架,从省会城市到小县城都在制定和实施规模宏大的城市新区建设计划。最近,国家发改委课题组对12个省区的调查显示,平均每个地级市要建约1.5个新城新区,144个地级城市竟然要建200余个新城新区。一方面是新城新区遍地开花,另一方面是城市规划过于超前,动辄规划数十平方公里建造新区,并频现“20年站前列,50年不落后,100年不遗憾”的“国际化大都市”发展规划。
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要放在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发展视野中来谋划,并告诫不能人为造城和再搞摊大饼式扩大,严防“空城计”。但是,部分地方政府却将城镇化看成一次圈地的机会,以新城新区开发的名义,将大量的农业用地“划”为建设用地,以此来卖地建城。“上届政府卖下届政府的地”的现象在不少地方非常突出,“一些地方按照其开发规模计算,地都卖到20年后了”。倘若能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城市生活的便利,“卖地建城”的城镇化模式其实未尝不可。但实际上却是,不少地方的“造城”运动与实际脱节、与规律相悖、与民意相违,其结果注定不会带来预期的繁荣发展。相反,更多的是“新城”变“鬼城”——“白天了无人气,夜晚灯火零星”。在行政权力主导下的盲目“造城”运动,使得城镇化表现出规模扩张先于产业培育的“摊大饼”式发展,不仅出现了产业分散、同质竞争、建设失序、就业困难等“城镇病”,而且带来了地方政府债务高企、房地产泡沫蔓延、经济发展潜力透支等“虚火症”。
地方政府一哄而上盲目“造城”,说到底还是以GDP为导向的发展思路使然。借新城新区建设推动土地升值,地方政府获得高额土地出让金,并以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投资。“造城”之风犹如一面镜子,既反映了单纯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同时也是政府决策脱离群众、官僚主义的体现。一些地方领导习惯于拍脑袋盲目决策,不考虑地方经济发展实际,不顾及老百姓经济承受能力,不思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沿用“GDP至上”的旧思维想问题,靠行政推动的老办法谋发展,这是显而易见的“四风”问题。对于盲目“造城”这类不得人心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这种发展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这种群众反映强烈、隐患严重的发展顽疾,已经到了必须下猛药、出硬招进行治理的时候。
城镇化不是盲目“造城”,核心永远是人的城镇化。地方政府和官员需时刻牢记发展城市的目的是什么,联合国人居署《伊斯坦布尔人居宣言》中的一句话切中要害:“城市必须成为人类能够过上有尊严、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满希望的美满生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