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课题组对12个省区的调查显示,12个省会城市,平均一个城市要建4.6个新城新区;144个地级城市,平均每个规划建设约1.5个新城新区。但记者在多地调研发现,一些地方贪大求快,却没有考虑到地方实际能力和民生服务配套,不仅造成了巨大资源浪费,更潜藏着系统性风险。(8月26日《新京报》)
多地惊现的“鬼城”就摆在眼前,惨痛教训不可谓不大。然而,一些地方政府依然热衷于建设新区新城。究其原因,一方面无非是对国家城镇化建设政策长期性、稳健性等认识不足;另一方面,则是地方GDP冲动、发展冲动和官员的政绩追求所驱使。
给一些地方盲目打造新区新城“降温”,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做好科学安排,严把审批关。但更重要的地方依然在于,各地方政府必须要有一个清醒的认知,要有对城镇化的正确理解,要事实求是,树立科学理性的发展观。至少,我们在规划打造新区新城时,需要先从以下三个方面多加考虑:
其一,建不建设新区新城,要与地方的人口数量、流入流出实际情况相符。城市并不单纯是水泥和钢筋的建筑体,城市同时也需要有人,有了人的城市才是活的,否则城市只能算是一个死城、“鬼城”。因此,建设新区新城,起高楼盖大厦是一部分,但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依然在于人。因此,各地切不可不切实际,不考虑人口数量、分布情况,盲目建设。比如一些地方的户籍人口数远远大于常住人口数,说明人口已经严重外流了,打造新区新城的念头和规划,还是趁早收起为好!
其二,要有环境意识,长远意识。建设是立新,立新必然会破旧。比如一些地方建设新城新区时,选择了削山要地、填海填湖等,如果没经过科学论证,很可能造成严重破坏环境的恶举,是既“坑爹”又坑子孙后代的短视行为。因此,各地在建设新城新区时,有必要做好充分的环境评测工作,看看建设会对环境、地质等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建成之后,环境又如何保护,会不会发生自然的、地质的灾害等。如果通不过保护好环境、有利于环境这一关,新城新区的建设,即可一票否决!
其三,要做好相关配套性建设。城市中,高楼大厦等组成部分是“硬件”,绿化、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是“软件”,电脑如果没有了系统和软件,就是一个摆设,新区新城是同样的道理,如果没有了水电暖等公共设施、医疗、教育、养老机构等,城市又怎么才能“不缺少人气”?因此,建设城市绝不可急于求成,相应配套工程不可或缺,甚至有必要先于高楼大厦的建设而建设!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城镇化是中国未来的发展之路,但城镇化不等于盲目与冲动地打造新区新城,不能急于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