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东西部地区差异大,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要形成自身特色。近年来,重庆酉阳县立足实际,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引领推进新型城镇化,稳步做大城市容量,城镇化率从2007年到2012年增加了8.52个百分点;以生态保护为前提推进城镇化,坚持生态修复与保护并重,森林覆盖率达到51.6%,成功申报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荣获中国绿色生态名县、中国宜居宜业典范县等称号,极大提升了人居品质;以产业培育为支撑推进城镇化,以产业带动就业,增强城镇的生命力,2012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以扶贫攻坚为辅助推进城镇化,实施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程,搬迁农民45044人,减少农村贫困人口2万人;以改善民生为目的推进城镇化,每年民生支出占年度公共预算支出的60%以上,城镇化发展逐步走上内涵式发展轨道。
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人的城镇化,西部的地理环境和资源优势更适合特色小城镇建设。西部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历史悠久,民俗鲜明。如果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注重城镇的民族特色、民俗特色,保留或延续既往形成的优良传统,形成众多的特色民俗小镇,将是西部长久发展的动力所在。因此,西部地区城镇化应以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为载体,改变农民的居住环境和就业模式,实现农民“洗脚上田”,使其转变成现代农业、旅游产业工人。
西部地区的城镇化要有产业作支撑。产业是城市发展的根本,城市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城市与产业是相伴而生共同发展的伴侣。西部落后地区城镇化起步晚,产业成长能力较弱,城镇化主体大多是不富裕的农民,城镇化过程更容易走入困境。农村劳动力大多到沿海或发达城市打工,然后回到县城买房或在集镇建房,接着又出外谋生计,城镇变成了空城、鬼镇,这种情况在西部有的区域是普遍存在的。有了产业才有就业,乐业才能安居。酉阳文化厚重、旅游资源丰富,凭借这一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走出了一条以旅游产业化支撑城镇化发展的路子,围绕精品景区培育旅游商贸业态,提供就业岗位7万余个,特别是成功打造毛坝高山纳凉避暑、河湾山寨民俗体验等9个旅游扶贫示范点,大多返乡农民工都办起了特色农家乐,农户户均年收入达5万元以上,不但解决了就业,还实现了脱贫致富。
同时,西部地区的城镇化还要坚持生态优先。蓝天、绿地、碧水和多彩的民俗风情是西部大多地区共同的优势,更是稀缺的资源。生态资源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在全球性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时期更显珍贵。西部地区的新型城镇化要坚持生态优先。西部交通、区位与东部没有可比性,发展更是落后于东部。必须在顺应自然的前提下改造自然,实现城镇化过程与生态环境和谐统一。一方面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城镇规划建设要尽量依托自然生态景观实施,最大限度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要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绝不能贪大求全,不能在生态承载力脆弱,缺乏产业作支撑的条件下,违背自然规律盲目城镇化、过度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