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寸地寸金的南京东路上能够占有一席之地,曾经是几代商家梦寐以求的。目前南京东路上一些著名商场,却出现了大量空关的商铺,353广场三楼37个店铺,只有17个在营业,四楼51个店铺只有15个开着门,恒基名人购物中心也出现了不少空关的商铺。
由于电商的快速崛起,商业的形态正在发生急剧变异,传统的零售商业正在萎缩,不要说一般的商铺,即使是像南京路上曾经领过几十年风骚的市百一店、永安百货,其经营状况也已经不能与昔日鼎盛时期相比。因此,南京东路上的众多商家正在想方设法谋求转型,不能说这些举措对提升南京东路的商业人气毫无用处,但是,这些举措是否能将那些已经迁出南京路的商铺召回,却仍有一个重重的问号。
商铺关门,简单地说就是这个商铺不能给业主赚钱,反而成为累赘。如果一个商铺赚来的钱全部用来交房租甚至交房租还不够,那么对商铺经营者来说,撤出就是一种明智的选择。目前,上海的房价不断升高,房价涨,房租自然也跟着一起涨。但是,由于实体经济的景气度低,更由于实体商店在电商的进逼之下退却,商铺已经无力承担高昂的房租了。
商铺租金居高不下,正在削弱着南京东路等黄金地段的价值,使它的市场竞争力下降。但是,南京东路上这些商场的物业主人对此看来还缺乏敏感度。按理来说,商铺租金可以由市场调节,如果商铺招租困难,物业主人的应对之道便只有降低租金,因为商铺空关就意味着他们的租金损失。但现在南京东路这些物业的主人看来并没有这种打算,不断上涨的房价也使他们缺乏降低租金的想法。南京东路上的物业,基本上是国有企业,这使它们对商铺的空关不会像私人物业一样产生紧迫感,可以想见的是,商铺空关,租金颗粒无收,不用任何人承担责任,但降低租金,却是需要这些国有企业的高管作出决定的。
商铺租金过高,不独是南京东路的问题,而是一个普遍现象,它已经成为经济复苏的一种负能量,也阻碍着人们的创业积极性。上海有名的季风书园撤出经营了10多年的陕西南路地铁站,就是因为无法承受过高的租金,然而这个书店搬出已有3月,至今未见新的经营者进入,可见租金过高问题并不是书业的问题,已经成为横亘于几乎所有行业面前的一个“拦路虎”。物业的国企性质,使商铺租金的市场规律出现了扭曲,经营者无法与铁板一块的国企就租金问题展开博弈,只有放弃了事。看来,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作为国有企业的物业改变思路,按照价值规律来经营商铺出租,在目前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有必要适当降低租金,让商铺经营者有钱可赚。这样,南京东路上的商业繁荣景象才不致成为只能供人缅怀的昔日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