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环保联合会环保技术标准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城市化委员会战略咨询委员石彤在做客《城市化》茶话栏目时坦言:希望“美丽中国”成为一种正能量。
“美丽中国”提出后,各省市都有自己的定位。石彤说,从字面上理解,从环境、人文角度,希望能创造更和谐、碧水蓝天的环境,来描述中国的愿景。之所以提出这种愿景,是因为现实离我们的愿景有距离。比如,在北京,每天生活在拥堵、噪杂、雾霾的环境里,每天的新闻都充斥着负能量的报道,让人感觉挺压抑的。“有时候非常期待一种理想的东西,不管是信仰、文化、信息等,我希望是一种正能量。”
石彤是从事新能源方面的工作,从职业的角度他更希望从能源的角度实现“美丽中国”,也就是把更多的清洁能源带到未来的社会发展中。
他说,“美丽中国”也好、法治中国也好,问题的核心还是价值观。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价值观的需求,有不同的价值观的表现。中国的价值观实际上有些走形,这是因为前几十年改革开放快速发展,这个过程使我们无论是个人、家庭、社会还是国家。价值观经过这些年发展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反回去再看发现有一些东西不对了。比如,在孩子的教育上,急功近利、不追求个性化,追求的不是创造性,而是从一性、整体性,没有符合我们未来的创新中国、法治中国的教育内容。那么,是不是我们首先从个人、家庭到社会、国家都应该重塑价值观或者重新梳理价值观?这个过程实际上是最后实现“美丽中国”、“中国美丽”的反思。
结合现实生活的实际,他提出这样的质疑:“教育孩子,是否还要追求幼儿园完成小学课程,小学完成中学课程,中学完成高中课程,高中完成大学课程?是否还这么急功近利?我们是不是应该踏踏实实在什么年龄干好什么样的事呢?”前段时间,他看了一个德国关于义务教育的案例,包括幼儿园的教育规定非常明确,不允许拔苗助长。在幼儿园阶段就是形成习惯,认知社会,养成良好的遵守交通法规的习惯,认知各种职业工种,形成尊重的习惯。“但我们的幼儿园呢?学外语、学法语,学三外的都有,学小学的各种珠心算、跆拳道,表面是包装得很好,但心是空的。问题的核心是什么?价值观不对,需要修正。”他认为,这反映出家长没有正确的价值观,教育体制没有正确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