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香港边境开发,绝不像深圳那样盖高楼
时间:2013-06-13 00:34:33  来源:南都网  作者:何薇,庄树雄,陈紫嫣 

    前日,香港第二阶段释放710多公顷禁区土地(本报昨日报道),绵延于深港边境的2800公顷禁区中已有1400多公顷解禁。将来,在第三阶段的释放完成后,被释放的土地将达2400公顷,边境禁区仅剩400公顷。这些禁锢达60多年之久的土地,早已形成自己独特的魅力,他们是深港两地珍贵的“绿肺”,也是抒写未来蓝图的白纸。这些珍稀的资源如何运用?经济的发展如何与生态保育相得益彰?近在咫尺的深圳,又能否参与发展,从中获利呢?

   忧虑:深港“绿肺”会不会遭破坏?

   站在香港料壆村宽阔的绿地里,遥指深圳河对岸的高楼,村长冯兴畴感慨万端,“我们村已经数十年没发展了。”料壆村能否借禁区释放赢得生机,冯村长并无十分把握,本次解禁的其实只是人的往来,“我们村里这么多耕地,全被列入绿地保护范围,一动都不能动。如果这个结没解开,还是不能发展。”冯村长说,如果政府能把料壆的土地盘活,他们希望在这里发展生态农业,吸引深港两地的观光客。

   相比之下,靠近河套片区的马草垄村村长黄焕全乐观一点。“解禁之后,我们村将会配合(香港)政府一起发展河套地区的项目,我们将会利用部分土地做河套的配套措施。”黄村长听说,深港两地政府打算在河套地区兴建大学城,而马草垄村将会提供部分土地用作篮球场、体育馆和学生宿舍楼等。

   据说,港府还计划在当地建设一条直通未来河套大学城的道路,一但道路建成,大中型车辆也能方便出入于马草垄,黄村长认为这将缓解当地的交通压力。“我们这里环境优美,我希望(村子)能发展成新界东北发展规划区与深圳福田商业区之间的一个‘后花园’。”

   禁地的开放,意味着人流的频密和发展步伐的靠近,不少环保人士表示担忧。香港最早成立(1968年)的民间环保团体——— 长春社,助理公共事务经理吴希文对禁区的生态环境倍感担忧。吴希文说,马草垄的蚝壳围附近尽是鱼塘及淡水沼泽,保有不少原始生态环境,与新田、米埔及后海湾形成一条湿地走廊,是冬季候鸟包括黑脸琵鹭的过境栖息地。禁区开放后,过度发展会破坏环境,他们促请当局能严格审批及做好保育。

   香港理工大学中国商业中心主任陈文鸿也认为,面积庞大的香港禁区如同一个“绿肺”,对于深港两地生态是巨大保障,在避免城市热岛效应上发挥着重大作用,“香港边境的开发,绝对不是像深圳那样盖高楼的方式,而是追求经济发展和生态保育的平衡。”

   未来:新市镇还是城市中心?

   无论是在政府官员、当地村民,还是像陈文鸿这样的学者看来,经济发展与生态保育是可以和谐统一的。

   港府规划署说,原禁区内具有重要保育价值的地区“不易发展”,但其他地方应推动文化和生态旅游、休闲农业,以及适当规模的发展。按照规划署的建议,禁区的西部主要用于保育,马草垄(此次释放的范围)山坡则建议兴建生态旅舍,而东部村落则在保存和加强天然、文化资源的同时,容许进行与住宅和旅游相关的发展,进行休闲农业、康乐活动和低密度住宅发展。同时,规划署还建议设立三条发展走廊,发展商业、零售、娱乐、批发中心等用途。

   今年香港特首梁振英的首份施政报告中,同样提及将禁区土地进一步开发利用。港府发展局局长陈茂波就曾清楚指出,深港禁区范围收窄后,从东至西有很多地方可以利用,除了有保育价值之外地方,他均要求规划署人员,审视东西两边的发展可能性,看是否有空间发展为规模如上水粉岭的新市镇。

   但新市镇的概念,恰恰为深圳政经评论员金心异所轻视。

   “如果香港仍将这片土地当做市郊来发展,仅仅是增加几个像屯门、上水这样的市镇,那对深圳的发展几无意义。”金心异认为,香港边界区域应定位为重要的深港合作平台,由两地合作开发,采用更为自由的制度设计,使其成为有别于港岛、新界南之外的“第三种香港”。

   去年,时为候任特首的梁振英就指出,珠江口东岸发展已经饱和,未来香港发展的中心,将在西北的大屿山以及新界的元朗、天水围和边境禁区等地。而远在2009年,时任香港发展局局长林郑月娥在接受南都专访时表示,可以考虑把香港和深圳的边境做整体规划,未来的边境区域会是两座城市的中心。

   合作:深圳介入有多大可能性?

   无论是生态保育还是发展经济,无论是建造市镇还是谋划城市中心,在很多人看来,香港边境的开发,也许更多的是深港双方的事情。在第一阶段740公顷禁区释放之际,就有媒体认为“大量禁区土地释出发展,正是推进港深合作的良好机会。双方的紧密合作,也可能改变香港和深圳这两座担心“边缘化”的城市的命运,带来的是共赢,共同谋求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更重要战略地位。”

   深圳规划界人士郑广翔指出,深圳在香港的边界开发研究中不能袖手旁观,而是要主动接触,把深圳的想法与香港沟通,使该地区在以后能更好地为深港做好服务。

   但从目前深港合作的“样板工程”———河套开发来看,两地发展理念的大相径庭仍是一大障碍。深圳政经评论员金心异认为,目前无论是河套还是其他边界地区的开发,都是香港主导,深圳基本没有发言权。

   “我觉得深圳的发展理念还是没有变,始终是想划一块地,然后争取优惠政策,盖高楼、上项目。”陈文鸿以河套的发展为例,深圳热衷在此打造一个“特区中的特区”,但香港人做事,是从土地的平整、基建投入等各方面来衡量投入产出比,“河套片区有很多有毒污泥需要清理,在这里发展大学城,远离市中心并不方便,特别是更多禁区土地释放出来,港府有了更多的选择,与深圳合作开发河套的动力并不是很大。”

   陈文鸿说,香港政府做事重长远规划,重生态保育,重视资源的节约利用。并非深港两地没有沟通的渠道和机制,“现在香港内部对于边界的定位还没有形成共识,怎么可能先和深圳谈合作发展?”

   知多D

   禁区发展历程

   香港边境禁区是指设于香港新界北的边境禁区,最初于1951年设立。2008年,港府公布,将分阶段解禁边境禁区,由原来约2800公顷缩减至约400公顷。第一阶段的边境禁区范围缩减已于去年2月实施,释出逾740公顷土地。前日,第二阶段有逾710公顷土地正式解禁。第三阶段,涵盖“梧桐河至莲麻坑段”的禁区范围将于2015年解禁。解禁的边境禁区中,包括极具商业价值的落马洲河套、有发展生态游潜质的蚝壳围,以及莲麻坑和白虎山附近的两幅土地。

   早在2005-2006年的施政报告中,香港前特首曾荫权就已提及禁区发展规划。曾荫权认为,一些位于深港边境的生僻地名、过去几乎被遗忘的小村落出现在十大基建工程中,例如古洞北、粉岭北、打鼓岭,这些正是他明确提出的“我们必须从速筹划新发展区”所在地。

   2012年6月13日,梁振英以候任行政长官身份接受港媒访问时就提到,深圳河以南28平方公里的边境禁区可以变成“特区中的特区”,内地人和外国人均可以免签证进入香港边境禁区,享用各种服务,包括金融、商业及法律。

   根据港府规划署针对深港边境区域做出的研究,规划署建议,将部分边境禁区发展为综合式商业娱乐区,包括在落马洲河套区设立中外商贸博览设施,供内地制造商作为进军全球市场的窗口,向海外和香港买家展销产品,也可作全球公司采购中心,由香港专业和其它商贸机构提供支持服务。

   PK

   面积庞大的香港禁区如同一个“绿肺”,对于深港两地生态是巨大保障。香港边境的开发,绝对不是像深圳那样盖高楼的方式,而是追求经济发展和生态保育的平衡。

   ———香港理工大学中国商业中心主任陈文鸿

   香港边界区域应定位为重要的深港合作平台,由两地合作开发,采用更为自由的制度设计,使其成为有别于港岛、新界南之外的“第三种香港”。

   ——— 深圳政经评论员金心异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