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还有多少“看不见”的土地污染
时间:2013-06-12 21:54:04  来源:新华网  作者:姜琳,吴振东 

    新华网北京6月12日电(记者姜琳、吴振东)土壤污染严重、农产品质量告急,已是不争的事实;局部地区近五成大米、米制品镉超标,更是让人们直接遭受土壤污染之“痛”。人们急于知道,土壤污染究竟已经到怎样的状况。惊人数据背后,还有多少“看不见”的土地在威胁人的生命安全?

  土壤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生命线”。与空气污染、水污染不同,土壤污染既看不出也闻不着,单凭人的观察根本无法识别。然而长期以来,尽管社会舆论反复要求、代表委员多次呼吁,我国土壤污染状况始终没有权威公布,一年一度的环境公报也鲜有提及。就在不久前,北京一位律师再次申请公开相关数据,竟被环保部门以“国家秘密”为由予以拒绝。

  权威信息缺失,已经导致人们的普遍焦虑;污染“家底不清”,更是影响人们生产生活。一面是“1.5亿亩耕地污染”“华南部分地区50%耕地受重金属污染”“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1200万吨”等数据广泛流传,一面是污染源情况不明,农民无辜受损、消费者无所适从。曾被多次检出镉超标的湖南大米,污染来自何处、污染源有没有被切断、污染程度有多高等,当地有关部门至今未给出清楚答案。仅一句“污染数据不能擅自公布”,显然不能为自身卸责。

  土壤污染事关农产品安全,与公众健康息息相关,尤其对农民而言几乎是唯一的生活来源,政府有责任、更有义务将情况及时公布。环保部刚刚发布的《2012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称已经完成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这说明相关情况不是没有掌握。秘而不宣地刻意隐瞒,让人们频频遭遇“挤牙膏”似的获知艰难,不仅浪费了大量社会资源,也损失了公众信任,甚至还会因谣言四起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也是最有效的“促进剂”。近年来随着PM2.5、地下水污染等情况的逐步公开,人们对环境污染已经有了普遍的了解和认识,政府大可不必在发布数据上过于敏感。直面社会压力,公开土壤污染“家底”,既维护公众知情权和健康安全,更有利于唤起更多人的环保意识,促进社会监督,对违法排污企业、地区形成压力,由此获得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的最大共识。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