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中国城市化的内生机制和深层挑战
时间:2013-06-06 23:44:0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在线   作者:周伟林 

    中国的城市化,内生于其大国特征(人口、经济、政治、文化)以及丰富的区域性内涵,表现为多样性、差异性和互动性,区域协调和国内统一大市场的作用非常重要。

  Peter Hall将目前世界上的城市概括为三类:第一类是发达国家的城市,已经到了应付老龄化的成熟阶段;第二类是不少发展中国家,比如非洲的城市,在“对付非正式超限发展”,就业、经济发展都有很多问题;还有第三类,包括亚洲地区出现的经济增长势头比较好的城市,处在“应付奋力成长”之中,中国的大部分城市都属于此类。

  中国城市化已经走到了非常关键的一步。然而,当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行政化。在欧洲,从中世纪起就有了“市政法”,城市有自治权,可以通过民选的议会来决定日常的很多事情,包括开办市场、征税等等,这与中国的城市是不一样的。中国的城市从古至今一直就是一个行政单位。中国城市的鲜明特征是等级制和审批制,城市的设立以及城市权限的大小必须由国家审批。

  第二,城镇化。“城市化”是国际通行的叫法,但是在我们官方文件里比较多地被叫做“城镇化”。其实城市化、城镇化的含义本质上没有两样,在中国要特别地叫“城镇化”跟中国城市的行政化以及农村人口多、其基本的人口聚集单元还要依靠城镇有关。1990年代后期城市审批停止以后,很多镇的规模已经发展得非常大了,在珠三角、长三角,已有不少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人口的镇。这些镇就缺少许多设置,比如城市管理、规划、公安等机构,只是县里、市里派出的,根本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要求。由于行政机构的设置都要与它的等级相应配置,所以这也是一个急迫的问题。

  第三,人口和户籍。中国人口数量非常之大,总量超过OECD国家的总和。中国规模巨大的人口流动是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中西部一些地方是人口流出,沿海地区则大多是人口流入。中国大规模的人口和人口流动,怎么进行管理?自古以来中国关于户籍、土地、征税这些方面的管理都很发达。户籍制度是国家治理的一种方式,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福利含义。目前的户籍制度使得农村人口享受不到同等的公共服务。过去30年里大约有3亿农民进入城市的工业和服务业领域,但进入方式却是非常独特的。这又与现行的土地制度密切相关,国家采取的这种制度在快速城市化的特殊阶段比较有效,成了防止城市过度贫困的有效手段。这种土地制度为农民提供了一定的保障。把劳动力储备在农村,在工业化过程中可以随时供给,这是中国城市化一个鲜明的特点。

  第四,城市化率。中国城市化滞后的原因,其实与独一无二的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有关,是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劳动力储备留在了农村,而不是像印度、巴西那样留在城市贫民窟里。人们往往依据诺瑟姆曲线,或者因为看到发达国家城市化率一般是70%—80%,就以此推论中国城市化率至少可以达到70%,认为还有很大的空间。但是,结合中国国情,看一下人均资源占有率,几乎所有资源的全球排名都是倒数。现在中国的粮食已基本自给,就此意义而言,城市化率的上限可以说是大大提高了,但是实际的城市化率真正落在哪个点,还要取决于就业机会以及各种要素和制度的匹配。这需要不断地探索和调适,除了人口进入大中城市,还应有就地城市(镇)化,方式可以有许多种。中国应追求一种合宜的城市化率,要因地制宜,能够适合各种变化,寻找到合理的有生命力的模式。

  第五,区域分工与城市体系。中国人口众多的地方是地不大,物不博;地大物博的地方人烟稀少。因此,中国长距离的运输成本高得惊人,物流成本非常昂贵,包括人口的分布、中西部农民工到东部打工也是如此,带来巨大的交通压力。另外,沿海与内地,在全球分工中,沿海地区在区位上当然是有优势的。中国距离海岸线200公里范围内的滨海地带,国土面积只占9.98%,就业人数却集中了55%;如果距离扩至700公里的话,全国就业的85%都在这里面了。中国大量的中小城市需要按照地方化经济的外部性来组织工业生产。多样化生产的大城市与从事专业化生产的中小城市之间,需要进行合理的分工与合作。

  第六,产业发展与节能减排。城市化会使得城市居民比农民增加更多的能源使用量。由于中国资源禀赋的特点是“富煤、少气、缺油”,2011年用煤35亿吨,增长速度很快。中国目前的能源密集度(GDP单位能耗)是日本的7倍,美国的3.5倍。中国还在经历城市化的过程,还处在碳排放的增长通道,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总量已处于全球前列。同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发达国家的低碳发展必然也会产生影响,其高能耗产业的外移,基础设施等投入的“锁定效应”等,都会对中国履行减排义务、发展低碳经济带来额外的压力。

  第七,二元土地制度。二元土地制度安排是中国政府主导城市化的重要资金来源。各地建设园区的积极性都很高,原因是园区的土地性质由公共用地变为工业用地,政府可以最大化地获取地租收益。城市新增建设用地主要取自集体土地。

  中国城市化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就是1000多万人,还有几亿农民要进城,城市要增长,建设用地肯定也要增加。大量的农村建设用地不能流动、受到限制,这种割裂的土地市场严重影响着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制约了农民的城市化转型。

  第八,住房。1998年以后的住房制度改革,虽然改善了居民的基本住房条件,但并没有改变住房的利用效率和分配不平等状态。住房以及贫困和隔离已然成了重大的社会问题,说明需要进行干预。但是,需要理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重要的是究竟需要建立什么样的激励机制,才能以有助于促进公平和效率的方式进行干预。

  解释中国城市化的诸多挑战,或者说观察城市化的特征和后果,理解其背后的内生机制非常关键,归纳起来有两点。

  首先,独特的大国模式。中国正在进行的快速城市化,规模以十数亿人计。这个数字的含义,包括了相应规模巨大的资源利用、环境影响以及就业、住房、交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的匹配,意味着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互动,意味着农村生活方式转变为城市生活方式、出现更多城市景观和国土整治的过程,同时也是更多人参与社会关系建构的过程。

  因此,中国的城市化,内生于其大国特征(人口、经济、政治、文化)以及丰富的区域性内涵,表现为多样性、差异性和互动性,区域协调和国内统一大市场的作用非常重要。就全国范围而言,将建成两横三纵的城市体系,并配置以高速公路网、高速铁路网和机场体系。从区域的视角看,交通改善之后,产业会重新布局,通勤范围会扩大。有的城市原先不大,现在有可能把周边城镇、周边很多地域包括进去,整个规划、产业分工、经济发展的基础变化了。考虑到大国国情,区域不平衡、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权、基础设施配置、各个行政区间的分工合作、地方与中央的关系等方面新的制度设计,国家治理方面需要创新。

  其次,资源、环境约束以及制度约束。这些又是相互作用的。我国大一统传统具有内生性,成了国家制度和城市体系得以延续的基因。与此有关,还要考虑体制因素,特别是财政分配等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博弈,例如石油资源税,从量或从价的不同计税方法和分成方式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不可小觑。还有历史记忆或路径依赖,比如东北一些城市,其成长过程经历了抗战时期、计划经济时期和振兴东北的新时期;上海的城市发展则是再全球化。

  探寻中国城市化模式,需要有一种大格局观。中国需要深化要素市场改革,需要有序地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和就地城市化,实行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城市用地的人地挂钩、财政支出的人钱挂钩,突出地区特色和多样化的产业与就业结构,强化公平分配的城市公共服务,创新城市化管理和城市治理模式。中国的城市化应该实现帕累托改进,促进人类的发展。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