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化正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走一条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国家提出的新时期的战略任务,也成为当前城市转型和城乡规划工作的焦点议题。摆脱传统城镇化的路径依赖,促进城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从理念到实践的创新。5月18日,以“聚焦中国新型城镇化”为主题的同济城市高峰论坛暨第二届金经昌中国青年规划师创新论坛,在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开幕。
在主题论坛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名誉理事长、城市化委员会荣誉顾问邹德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何镜堂,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分别作主题报告,从城镇化的宏观分析、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及城镇化的国际比较等视角,深入分析了中国新型城镇化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邹德慈院士在题为《关于我国城镇化问题的几点认识》报告中指出,相当数量的农村人口长期未能融入城市,成为“候鸟式”的、“半城镇化”的人口,是当前我国城镇化质量不高的主要问题。他认为,城镇化的质量要通过城镇化进程的效果来检验和判断,既要看是否促进城乡发展,又要看是否有利于农村、农民生活稳定。他表示,未来20年,我国城镇化仍将继续推进,但增速应逐步趋缓,新型城镇化要遵循“积极稳妥推进”方针;要兼顾城乡两利、城乡统筹;路径也必须多样化。他还特别提醒,要将城镇化、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在概念上划分清楚,不要混淆。
何镜堂院士在题为《快速城镇化下的建筑传承与创新》报告中,首先指出,在高速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建设快速发展,但也出现“千城一面”、建筑抄袭及追求奇特怪异风格等不良倾向。中国建筑该何去何从?他结合自己多年来建筑创作实践,提出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中国建筑设计既要传承“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和谐观”、“整体观”,也要与新的科学技术、环保生态、可持续发展结合,凸显其地域特色、文化特色和时代特色。
吴志强教授以《中国50%城镇化的思考》为题,比较了英、美、法、德、日、韩等国在不同时期城镇化率达50%后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以及这些国家城镇化发展的成功经验、为世界城镇规划作出的贡献。他引用狄更斯《双城记》中开篇语指出,当前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0%的同时,也面临更多挑战,我们应该冷静地、健康理性地推进城镇化,因为“健康的城镇化远比城镇化指标重要得多”。他表示,我国必须选择一条新型的城镇化道路,鉴于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建议制定分级分梯队的城镇化战略。
大会同时分设了“城乡统筹”、“城市文化”、“和谐住区”、“低碳城市”、“开发区转型”等5个分论坛,采取主题演讲与专家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聚焦实践领域面对的矛盾:不仅有国内各大规划设计机构推选出来的29位青年规划师在各分论坛上作专题演讲,结合各自最新的规划实践,提出新的思考,还有论坛邀请的40多位知名规划专家,通过开放讨论的形式,与青年规划师共同探讨、交流规划理念与实践创新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