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文化是城市文化的反映,在世界各地140多个地铁系统中,多数地铁都被视为所在城市的象征。例如:莫斯科地铁站内有整排的雕塑,丰富旅人的通勤文化,甚至连国家级博物馆都愿意鼎力相助,水彩真迹展览让莫斯科地铁形同“行动画廊”;巴黎地铁也是当地市民的骄傲,几乎每座地铁站都有“艺术范儿”,流连其间,令人感叹。然而在各种地铁系统中,最出名的恐非伦敦地铁莫属,因为它是全世界最古老的地铁,迄今已有150年的历史,其人文精神和艺术涵养都对后起的地铁城市具有深远影响。
今天的伦敦地铁图是1931年由工程师亨利·贝克设计,他发现当人们进入地下之后,所在地理位置就失去了真实意义。因此,地铁图无须和地面实景吻合,重点是要简单、明了、便于使用。于是他以电路板的样式为蓝本,以颜色来区分不同的地铁线,发明了今天我们熟悉的地铁图形貌,并成为诸多新兴地铁系统借鉴的典范,东京、巴塞罗那和香港等,都是很好的例子;至于巴黎和纽约则选择一方面采取“伦敦模式”,一方面又坚持配合城市地理方位。这样的好处是,旅客可以知道自己正在前进的方向;不利的方面则是地铁图难免比较复杂,容易看错。
著名旅游作家比尔·布莱森曾赞叹伦敦地铁说:“地铁旅行最大优点,便是你看不到顶上的去处,只能全凭想象。许多城市的站名多半显得实事求是,相当无趣。但伦敦地铁站名却特别浪漫,充满吸引力,什么史丹佛小溪、特纳姆绿野、德莱顿公园等,听起来就像简·奥斯汀小说的再现,让人以为仍在工业革命发生以前的时代里穿梭!”
如果说贝克设计的地铁图充满了创意,那今天年轻一代也颇具使命感。两名英国青年威尔森和包伊德就于2009年发起了“选择你的读物”运动,目的是提高伦敦“地铁族”的文化素养,同时也保持地铁环境的整洁。他们通过社交网站向志同道合者征集图书,从2009年2月起在伦敦地铁上每月进行一次免费借书活动。他们在书籍封面贴上紫色标签,注明为本运动专属。书内又贴上一张纸条,写着捐赠者的大名。并请每位读者签名,希望借书的读者阅毕即能归还,或送回到伦敦市内一家电影院长期设置的还书箱内,或到每月的借书现场当面交还。运动不仅重视图书的消耗,也重视图书的流通。运动发起后深受各界好评,连远在纽约的一群年轻人也随后跟进,倡导纽约的“地铁族”放弃犹如 “速食垃圾”的免费小报,更有意识地选择深度阅读的内容。
除了阅读活动外,伦敦地铁也是英国影视文化与时尚艺术的焦点。每年9月“伦敦时尚周”期间,英国时装界举足轻重的设计师们往往会制作海报,在地铁站内展出,近年来甚至有在地铁车厢开办模特儿走秀的创举,让毫无心理准备的地铁乘客们一饱眼福。
伦敦地铁还是小说、电影、电视、音乐乃至电玩设计不可或缺的要素。像《汉诺瓦街》、《达·芬奇密码》以及《哈利·波特》系列等,演绎了许多动人故事。尤其是国王十字路地铁站成了一景,无以数计的“哈迷”们都不会忘记到特别开辟的93/4站台上,好好秀一把,拍照留念!从每个人脸上欣喜的笑容中,我们似乎发现:伦敦地铁虽不是世界上最快速、最舒适的地铁,也算不上最干净、最漂亮的地铁,但它所体现出来的人文气息充满了情趣,充满了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