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天山南北筑新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城镇化建设掠影
时间:2013-05-22 23:26:59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戴岚 周朗 杨彦 江日辉 梁昌杰 

    2012年12月29日,共和国最年轻的城市——铁门关市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二师成立,实行“师市合一”管理模式。这一天距离“共和国军垦第一城”——石河子市的诞生,已经过去了整整62年。

    翻开兵团城镇建设发展史,在很长时间里,只有石河子市一花独放,直到跨入新世纪,兵团城镇化建设大幕才徐徐拉开。2004年1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阿拉尔、图木舒克、五家渠三市分别在一师、三师、六师挂牌;2010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党中央正式提出兵团要向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三化”方向发展,兵团城镇化建设步伐由此加快。

    2011年12月28日,北屯市在十师成立,仅隔一年,铁门关市又挂牌。目前,兵团已有6座城市和4个垦区中心城镇,城镇化率达58%。按照规划,到2015年,兵团将形成以10个城市、10个垦区中心城镇为骨干的城镇体系。

    是什么原因促使兵团如此重视城镇化建设?自治区党委书记、兵团第一政委张春贤回答明确:这是“屯垦戍边新实践,确保兵团实现科学跨越发展。”

    春末夏初,记者行走在天山南北的兵团城镇,不仅看到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也看到团场职工安居乐业、幸福生活的美景,深切体会到兵团党委书记、政委车俊所言“推进城镇化是事关兵团发展的长远大计,是推进屯垦戍边事业的战略举措”的含义。

    以城兴业,让城镇成为经济发展增长极

    有着可歌可泣光荣历史的石河子市,是一座由军人选址、设计、建造的城市,其创造出了共和国屯垦史上的许多奇迹:第一次在被视为植棉禁区北纬44度的玛纳斯河流域植棉成功,使棉花成为目前新疆农业的支柱产业;第一次在新疆大面积推广应用膜下滴灌技术成功,石河子垦区成为全国最大的节水灌溉示范区……

    但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石河子也曾一度陷入发展困境,堪称兵团工业脊梁的八一棉纺厂、八一毛纺厂、八一糖厂纷纷倒闭。面对挑战,八师、石河子市党委一班人认识到: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速城市化进程,为发展壮大二三产业搭建平台。

    随着江苏大全公司投资260亿元的光伏产业园项目、天山铝业投资350亿元的高精铝深加工材料等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去年,石河子市完成工业增加值80亿元。

    从垦荒创业到筑城立业再到以城兴业,“石河子模式”为新时期兵团探索特殊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良好范例。

    经过近10年建设,阿拉尔市作为南疆中心城市已具相当规模,街道整洁、绿树成荫。尤其令人振奋的是,去年升级为国家级的阿拉尔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形成产业集群,直接推动了当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成立阿拉尔市后,优美的环境加上资源的优势,已吸引众多企业前来投资。目前,开发区已有65家企业落户,总投资达561.7亿元。2012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7.1亿元,工业增加值6.7亿元。”对阿拉尔的未来,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王青信心十足。

    城市建设为产业经济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图木舒克市永安坝工业园区内分纺织、化工、建材、光伏发电等园区,去年4个园区完成产值16亿元,预计“十二五”末,产值可过百亿元。

    城市兴,产业旺。通过城镇建设,兵团加快转变生产方式,实现从“农业生产”向“工商经济”转变,带动人口、产业、资金、信息等资源在城镇聚集和整合。目前,兵团的6座城市、师部城区和团部城镇,已创造了全兵团六成以上生产总值。2012年,工业首次超过农业成为兵团经济的支撑力量。

    以城聚人,让城镇成为现代文明聚集地

    一座城镇,就是一个现代文明的聚集地,它不仅承载着现代文明的生产生活环境,更承载着现代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现代文明的先进理念。

    老一辈军垦人从进疆之日起,就订立了“不与民争利”的原则,选择风头水尾、条件恶劣之地安营扎寨、开荒生产。自然、历史的原因,导致兵团职工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一直比较艰苦。

    “在有条件的师建立城市,在有条件的团场建立城镇,让兵团职工群众共享现代文明生活。”兵团人奏响了新时期推进城镇化的宏伟乐章!过去“军营化”、“火柴盒式”的团场连部,被以现代理念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新型社区替代,“团在林中,房在树中,人在景中,走在花中”,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兵团城镇正如散布在天山南北的颗颗珍珠,发出熠熠光芒。

    小桥、流水、人家,这不是在某个江南小镇,而是在兵团一师的台州新村。这个由浙江台州对口援建的美丽“新村”,不仅有江南民居风格的住宅楼,错落有致的小区布局,宽阔整洁的休闲广场,还有社区活动中心、图书阅览室、安全监控平台……

    城镇“三分建、七分管”。三师50团在团部所在地相继成立了社会服务管理机构、社区管理办公室,负责公共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在住宅小区引进物业管理,使居民享受到城市文明带来的安全舒适的城镇生活。

    城镇不仅改变了兵团人的生活环境,也拓宽了他们的眼界,增长了他们的才干。

    刘风兰是十师188团的普通职工。按照城市规划,她所在的188团成为北屯新区。耕地没有了,刘风兰的身份从职工变成了市民,“可除了种地,咱啥也不会呀。”

    在团领导的“点拨”下,她开办“乡村农家乐”,当起了老板。如今,一年的纯收入就有30多万元。

    六师102团三连原连长张锡磊,现在的身份是五家渠市梧桐镇幸福路社区居委会书记。以前当连长只管生产经营,职工就200多人,现在管一个社区1500多户、4000多人,面广事杂。

    “由管理连队向管理社区转变,由管理职工向管理居民转变,过去命令型、企业型、封闭型的管理方式,应逐步改变为法治型、服务型、开放型的管理方式。”张锡磊说。

    以城留人,让城镇成为维稳戍边新堡垒

    人才是兵团事业发展之基、希望所在。可是,有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以来,兵团总人口出现了负增长。

    “第一产业占主导地位,附加值低,非农产业发展缓慢;城镇建设水平不高,吸纳就业能力弱,人口集聚能力下降。”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去年9月编制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城镇化发展规划(2012—2020年)》分析称:兵团以农业为基础的屯垦戍边模式,已很难继续支持其持续发展。

    如何转变发展方式?如何实现拴心留人?兵团人在苦苦思索。

    在位于阿拉尔市区的一师10团苗木基地里,红掌、蝴蝶兰等花卉姹紫嫣红,盛开正茂,三四名大学生弯着腰,正认真侍弄着这些花草。“基地建立大学生科技创业园,先后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等院所和高校,引进专业技术人员12名。”10团负责人介绍。据了解,自2010年以来,阿拉尔市以军垦新城的独特魅力,已吸引各类人才1190人。

    依托城镇化,大力扩宽就业平台,用产业聚集人才,以项目吸引人才,靠事业留住人才。这已成为260万兵团人的共识。

    “民生为先,安居为要”,兵团在城镇化建设中,大力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仅去年一年,就累计新开工各类保障性住房16.4万户、基本建成12.1万户,近30万人迁入新居。

    建房之外,积极推进道路、供水、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兵团自来水普及率达97%以上,污水处理率达40%以上,集中供热普及率达50%以上,城镇绿化覆盖率达32%以上。

    昔日,军垦人用“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雄气概,感召无数热血青年在戈壁滩上开拓广袤良田;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兵团人又在天山南北筑起座座新城,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定居创业!

    维稳戍边是兵团人肩负的神圣使命,要求兵团时刻牢记“兵”的职责、强化“兵”的意识、提升“兵”的能力。这一要求,不仅体现在兵团加快推进全国一流民兵队伍建设,也贯穿于其以维稳、戍边、兴疆目标为导向的特色城镇化道路中。

    在梧桐镇文化广场上矗立着一尊雕塑,形为两棵梧桐树引来了金凤凰。“筑巢引凤”,形象概括了兵团人推进城镇化的美好心愿。3年实践,兵团人书写了探索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宏伟篇章。眼下,朝着更高的目标,兵团人一路向前,脚步从未停歇……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