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699万,创历史新高。名校毕业生,找工作也很艰难。一位南大本科毕业生,去英国剑桥大学读研,去年11月研究生毕业,一回国就开始找工作。“面试的时候,我不想提到自己的剑桥经历,”她说,“很多单位不敢收,我也就不敢说。”(5月16日《现代快报》)
“海外留学”,曾是令本人引以为豪、让国人艳羡追慕的求学经历,也是求职者增加简历分量、提高薪酬待遇的身价砝码,而如今却成了给许多“海归”者造成就业困扰的精神负担。南大本科毕业生刻意隐去英国剑桥大学读研经历、自我降低身价面试的现实,再次印证了这种略带几分无奈却有不得不直面的尴尬世象。
“海归”何以沦为“海带(待)”?现实原因不外有二:一是“海归”们对高薪的过高期望让用人单位因心存忌惮而望而却步;二是企业基于岗位需要考量更青睐于适用对路的人才。正如某机械加工企业的招聘负责人所言,许多海归一上来就跟企业谈薪水,而且要价很高。“与其雇佣他们,不如招有专门技术的人才以及有工作经验的员工”。如此看来,“海归”失宠看似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
从表面看,“名校光环”的风光不再,似乎昭示着“文凭”价值的无奈谪贬,但透露出的却是人们对“高学历”由盲目崇拜到客观看待的观念转变。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必然趋势。事实上,学历不等于能力,文凭不等于水平,早已是人们历经“文凭热”之后的反省共识。“海归”身份掉价正是从业能力升值的外化表现。
其实,就学历教育而言,无论是在国内高等学府就读还是到国外名校深造,都不过是知识积累、智力开发和人格培育的教化过程,谋取高新还需有赖于个人适应环境和称职实业岗位的素质与能力。启德国际教育研究院发布的《2012年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显示,在8000个受访者中,回国后第一份工作36.5%起薪不足4万/年,67.2%起薪不足6万/年;有3年以上海外工作经验的起薪达22万/年;决策层年薪比普通员工高36.7万/年。这无疑印证了实际操作能力的至关重要。
透过求职者对“海归”身份的遮蔽,人们看到了大学生对就业理念的落地回归。应该说,就当前的大学生教育与择业而言,凸出的短板当表现为“重智商轻情商”、“重知识轻能力”两个方面。这其实也是对大学生如何与人共处和怎样适应工作的重大考题。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天津与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等座谈时,就提出了“情商重要还是智商重要”的话题,并引用了“万贯家财不如薄技在身”的中国老话,他寄语大学生要注重情商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结合,提高做群众工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应当不失为对“海归”大学生的提醒与鼓励。
当然,从求职者讳言“海归”并不能读出“读书无用”或“学历贬值”的异味,广学博览毕竟是实现人才价值的内在潜质。尤其是在许多企业已注重对储备干部培养的当下,具有真才实学的大学生必然会有大有作为的发展空间。务实起步、拼搏进取、展现价值,应当是包括“海归”在内大学生们追梦圆梦的立业之本。